栀子的用法与功效?
别称黄栀子、山栀子、黄果树、红枝子。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达2米。茎多分枝。叶对生或三叶轮生,披针形,草质,光亮。夏季开花,花单生于叶腋或枝端,花冠开放后呈高脚碟状,白色,肉质,芳香。蒴果椭圆形,黄色或橘红色,顶端有绿色的宿存花萼。秋、冬采果及根,晒干。
生长环境我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生于向阳山坡灌丛中。
性味功效味苦,性寒。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根:清热凉血,解毒。
验方精选第一方:栀子40~60克。
用法:取上药,加水煎汤。1次顿服。
主治:闹羊花(又称洋金花)中毒。第二方:生栀子9克,鲜藕1000克,生姜汁3~5滴。
用法:将山栀子研末,鲜藕捣烂取汁,共混匀,分2次服。每日1剂,血止则停。
主治:吐血。第三方:栀子15克,豆豉1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外感热病初期,发热,心烦,胸闷,舌苔黄。第四方:生栀子30~50克。
用法:研为细末,用蛋清1个,面粉和白酒各适量,调糊敷患处,次日去掉。
主治:扭、挫伤。第五方:鲜栀子根60克,白茅根、淡竹叶根各30克,茵陈40克。
用法: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连服七~十日。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第六方:鲜栀子根120克。
用法:水煎,调食盐少许服。
主治:风火牙痛。第七方:生山栀12克,生姜1块(捣取汁)。
用法:将栀子炒焦,煎15分钟取汁,与姜汁混匀,分2次服。
主治:胃炎所致胃脘痛。第八方:栀子适量。
用法:研细粉,调茶油涂患处。
主治:汤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