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怀孕了做卵泡监测查的出来吗
卵泡是怀孕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卵泡的正常发育决定着受精卵的正常,所以大部分女性在备孕的时候都会到医院进行卵泡的监测,通过卵泡监测来查看卵泡的排卵时间和卵泡的发育情况,那么如果怀孕了做卵泡监测查的出来吗?
如果怀孕了做卵泡监测查的出来吗?卵泡一经排出通过B超就已经看不到了。如果夫妻二人有怀孕的打算,那么就可以在排卵期进行同房,这个时候受孕的几率要比平时大很多,在排卵期时可以采取男上女下的姿势进行同房,这样可以让精子更容易进入到体内和卵子结合。女性在排卵期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想要怀孕的夫妻,在女性排卵期时最好都不要饮酒,而且在这个时候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男性朋友可以吃一些滋补类食物,比如牡蛎,狗肉,羊肉等,这样可以让精子质量更好。
临床上通过B超来监测卵泡的生长情况,绝大部分当卵泡的直径达到18mm以上的时候会指导同房,这样在临床上怀孕的机会就会增加。如果是想知道究竟还没怀孕,最好在同房之后15天可以抽血检查,了解血HCG是否出现了升高。如果血HCG大于10mIU/mL的情况下就表明已经怀孕,但是究竟是宫内怀孕还是宫外怀孕有待于临床做进一步的检查。建议如果是利用晨尿做早早孕的检测,最好是在同房之后20天利用晨尿检测,如果是出现两条颜色相同的线表明已经怀孕。并且也建议最好是在停经50天左右,临床没有症状的前提下,做B超检查,了解胚胎发育的情况。
监测卵泡怀孕的几率,要看多方面的因素,在排除了男性不孕的因素以外,女性如果只是单纯的不排卵,那这时候我们监测卵泡怀孕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一般像卵泡出现的时间就是每个月经周期开始的时候会有多个卵泡同时发育,但是一般仅仅只有一个或者是两个卵泡发育至成熟,这个就可以称作主软泡,其余的卵泡就相继闭锁了。90%以上的周期只有一个卵泡迅速生长,一直成熟。5%到11%有两个主卵泡发育,卵泡超声显像最早的时间可以在月经周期的第5到7天,显示的最小直径是4到5个毫米,其次就是卵泡生长的速度。卵泡在超声下一般是月经周期的第3到5天,可以在卵巢内发现小卵泡,以后就可以逐渐的长大,平均第14天最大可以发生排卵了,所以说我们在监测排卵的时候再同房,这样怀孕几率会非常大的。
子宫内膜薄的中医偏方?子宫内膜薄,可以服用山药、丹参、当归、黄芪、茯苓等药物辩证治疗。其次,可以配合理疗的方式治疗,比如艾灸、针灸。平时在生活中也要注意作息规律,并且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气滞血瘀
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行不畅有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或不孕,经前乳房胀痛,两胁胀痛,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祛瘀。
方药:膈下逐瘀汤。当归20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5g,红花15g,枳壳15g,元胡15g灵脂15g,丹皮10g,乌药15g,香附15g,炙甘草10g。若气滞为主,胀甚于痛者加川楝子15g;血瘀为主,痛甚于胀,加用蒲黄15g,重用五灵脂20g;疼痛剧烈加全蝎3条,三棱15g,莪术15g;有症瘕加血竭15g,穿山甲15g,皂角刺20g,三棱15g,莪术15g;月经量多加蒲黄15g,茜草159,三七面10g(冲服)。
2、 寒凝血瘀
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量少色暗黑有块,块下痛减,形寒畏冷,面色苍白,痛甚则呕恶,或不孕,舌暗,苔白,脉弦紧。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祛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小茴香15g,干姜15g,元胡15g,灵脂15g,没药15g,川芎10g,当归20g,蒲黄15g,官桂15g,赤芍15g。若腹痛甚剧,肢冷汗出者加川椒15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阳虚内寒者加人参15g,熟附子15g,仙灵脾20g;湿邪较重,兼有胸闷腹胀,舌苔白腻者加苍术15g,橘皮10g,泽兰15g,茯苓20g。
3、气虚血瘀
主证:经期或经后腹痛,喜按喜温,肛门坠胀,大便不实,神疲乏力,面色不华,月经量或多或少,色谈暗质稀,有块,舌体胖,舌质淡紫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治法:益气补阳,活血祛瘀。
方药:补阳还五汤。黄芪3Og,当归2Og,赤芍15g,地龙20g,川芎1Og,桃仁15g,红花15g。汗出畏冷者加挂技15g,白芍15g;腹痛剧烈者加艾叶15g,小茴香15g,乳香15g,没药15g;恶心呕吐加吴茱萸15g,干姜10g,姜半夏10g;便溏者加肉豆蔻15g,葫芦巴15g,补骨脂20g。
4、 热郁血瘀
主证;经前或经期发热,腹痛拒按,甚则经期高热,直至经净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月经色暗红,质稠,有块,周期提前或经期延长,量多,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结,性交疼痛,舌质红,或边尖有瘀点,瘀斑,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和营,活血祛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味。桃仁15g,红花15g,当归20g,生地30g,赤芍20g,川芎10g,柴胡10g,枳壳10g,牛膝10g,甘草10g,桔梗10g,丹参20g,丹皮15g。经行发热者加黄芩15g,青蒿15g;大便干结加大黄15g,枳实10g;腹痛者加鱼腥草20g,地鳖虫15g,五灵脂15g;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者加栀子15g,黄芩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