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配合中医适当疗育

我们会听到有些父母说自己的孩子都很大的却依然不会走路,同时连爸爸妈妈都叫不好,这样的是不是属于发育障碍,对于智商有没有影响,这些都是妈妈们所着急的问题。

何谓发展迟缓

发展迟缓是指在认知、语言及沟通、心理社会发展或生活自理技能等方面,有疑似异常的情形,并经专业的医疗评估确认。若小朋友的发展与其它一般正常孩童相差二个标准差以上,就属於「发展异常」。儿童发展迟缓的原因很多,目前已知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是最大的,而环境因素包括后天的营养、家庭环境刺激…等。

中医如何疗育

发展迟缓的治疗主要以早期疗育为主,包含物理或职能复健治疗,以及感觉统合刺激,藉由活动训练,产生正向的回馈,促进儿童的神经发展以及强化肌肉力量,来改善迟缓的程度。语言发展迟缓则接受专业语言治疗。一般在三岁前是发展迟缓的黄金治疗时期,提早诊断治疗,效果可提高10倍以上,可见早期疗育的重要。

从中医观点来看,古籍上记载「五迟、五软」,包含「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及「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等,内文描述幼儿发展迟缓的表现,包含幼儿较晚开始学坐、站立或行走,及语言迟缓的状况,与现代医学的脑性麻痹、智力低下、大脑发育不全症状相似。中医认为,生长发育和「肾」有很大的关系。「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精具有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和滋生骨髓、脑髓、脊髓的作用。「肝藏血,在体合筋」,肝血则能濡养筋骨,使运动灵活。肾精或肝血的不足,会造成骨骼脆弱无力及筋骨失养,造成儿童较晚开始站立及行走。

此外,消化功能也在生长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将食物消化后变成精微物质,生成气血,供给小朋友作为生长的能量来源。若幼儿胃口不好,或三餐不定,贪食冰品,都会导致脾胃损伤,影响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中医治疗方式 目前已有研究显示,针灸加推拿及中药,合并常规的物理治疗及职能治疗,可帮助脑性麻痹发展迟缓的孩子改善智能、语言及身体活动度。在五迟的患儿,常见的中医证型如下: 1.肾精亏损 :

可见出生后筋骨偏於萎弱,发育迟缓,坐起、站立、行走、生齿等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此外囟门关闭较缓慢,略为凹陷。

2.脾胃虚弱:

这类的幼儿身型较为瘦削,四肢肌肉较无力,无法负重,消化不良,进食量少,经常出现腹泻。

3.肝血亏虚:

症状可见头发生长缓慢,乾枯不泽,经常性的筋呈现紧蹦状态,并无法适度放松,此外站立较慢及行走发展迟缓,爪甲脆弱,握力不佳等。 除了规律接受早期疗育及中医体质疗理之外,平时在家里也可以帮小朋友「捏脊」。捏脊的操作方式:用双手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的指腹对应用力,捏住小儿脊柱两侧肌肉,从正中间旁开两指节的宽度(以小孩子的食指及中指的宽度测量),拇指在后,另三指在前,三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每捏一次,向上推移一点。从尾椎骨处开始,和缓地向上推移,至颈部后为止。 从生理解剖来看,脊柱中有脊髓,神经从脊髓分出,散步全身,捏脊可以帮助神经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从中医经络学说来看:脊柱两旁为膀胱经,膀胱经上有五脏六腑的俞穴,可以疏通全身气血,且膀胱经入络脑,按摩膀胱经可加强脑部气血循环。 需注意的是,幼儿若确诊为迟缓儿后,应经由医疗专业人员与家长之晤谈、测验、评估与了解孩子的状况后,再针对需要提供适当的疗育,并可配合中医,一起在孩子0-6岁的关键照护期内,改善迟缓儿的发展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