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出血用不用甘露醇?

脑水肿是脑出血直接后果,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甘露醇可使血浆渗透压在短时间内明显升高,形成血与脑组织间的渗透压差,当甘露醇从肾脏排出时可带走大量水分,约8克甘露醇可带出100毫升水分。用药20~30分后颅内压开始下降,可维持4~6小时。因此,甘露醇对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预防脑疝形成、降低死亡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急性脑出血患者在有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才可应用甘露醇。目前,对于有脑出血但未出现脑疝患者是否使用甘露醇,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所以还应根据主管医师对患者情况的判断来决定,个体化处理。甘露醇应用的疗程和剂量也应依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脑出血最致命的病理生理变化是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最终导致脑疝,危及生命,因此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当务之急。从动物实验结果来看,在出血部位的周围,早在出血后10~20分钟就可以出现脑水肿,但脑水肿真正达到高峰时间为24~48小时。为了预防和控制脑水肿,降低烦内压,临床医师常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来治疗,而且往往在患者到了急诊室或病房后就开始使用。实际上,患者转送到医院时,一般最少都已经是出血后4~8小时了,有的甚至超过了12小时。临床上,极少看到由于用甘露醇而引起脑出血加重的。极少量(少于5毫升)脑出血患者,经头颅CT检查,出血灶周围只有极轻度的脑水肿,临床上并没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就不一定要用甘露醇。

最后要指出的是,目前头颅CT检查在我国已经广泛开展,所以脑中风急性期患者一定要做头颅CT检查,以便鉴别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而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症状加重,如意识状态恶化、肢体瘫痪加重等,应该及时复査头颅CT,观察有无再出血、再梗死,或是水肿范围是否扩大,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