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降胃”?

方法01

降胃第一法:重镇

重镇就像淹咸菜,上面放的重物,以重压的方式降胃气(代赭石、旋覆花等)

举例:

《伤寒》旋覆花代赭石汤,方在旋覆花。用之治伤寒汗吐下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以其降胃而下浊气也。滑石代赭汤,方在滑石。用之治百合病,下之后者,以其降肺而清郁火也。代赭重坠之性,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疗惊悸哮喘,兼治吐衄、崩漏、痔瘘、泄利之病。

重点:代赭重坠之性,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

方法02

降胃第二法:酸收

酸收是由外到内的一种收力、紧缩力,以收胃气下行(芍药、五味子等)

举例:

芍药甘草汤,芍药四两,甘草四两。治太阳伤寒,脉浮汗出,心烦恶寒,小便数,脚挛急。以阳虚土弱,脾陷胃逆,相火不降而心烦,风木不升而恶寒。风木疏泄,上下失藏,故汗出而尿数。津液耗伤,筋脉焦缩,故腿足挛急。甘草补其土虚,芍药双清木火,以复津液也。

重点:以阳虚土弱,脾陷胃逆,相火不降而心烦(芍药收相火,则胃气不逆)

方法03

降胃第三法:凉降

热则胀,冷则缩,凉降之法以寒凉之力收纳胃气(石膏、竹叶等)

举例:

《金匮》竹叶汤,竹叶一把,桔梗一两,生姜五两,附子一枚,葛根三两,桂枝一两,防风一两,甘草一两,人参一两,大枣十五枚。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以产后中气虚弱,阴阳不能交济,肝脾易陷,肺胃易逆,陷则下寒,逆则上热。风伤卫气,卫敛而遏营血,上热弥增,肺胃愈逆,故发热面赤,喘而头痛。肺胃愈逆而热愈增,则肝脾益陷而寒益甚竹叶、桔梗,凉肺而除烦,葛根、生姜,清肺而降逆,附子温寒而暖水,桂、防燥湿而达木,甘、枣、人参,补中而培中土也。

重点:肺胃愈逆而热愈增(以竹叶凉其肺胃,胃气不逆也,为凉降之法)

方法04

降胃第四法:温降

胃有寒湿,湿气阻胃,以温燥之法祛寒则胃气能降(砂仁、半夏等)

举例:

《伤寒》半夏泻心汤,半夏半升,人参、甘草、干姜、黄芩、黄连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治少阳伤寒,下后心下痞满而不痛者。以中气虚寒,胃土上逆,迫于甲木,经气结涩,是以作痞。少阳之经,循胃口而下胁肋,随阳明而下行,胃逆则胆无降路,故与胃气并郁于心胁。甲木化气于相火,君相同气,胃逆而君相皆腾,则生上热。参、甘、姜、枣,温补中脘之虚寒,黄芩、黄连,清泻上焦之郁热,半夏降胃气而消痞满也。《金匮》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中气虚寒则肠鸣,胃气上逆则呕吐也。

重点:胃气上逆则呕吐也,半夏降胃气而消痞满也

而除了这降胃四法,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小肠、大肠腑气不通时,一样会引起胃气不降,所谓腑以通为用,小肠、大肠之寒积、宿便,痰饮等积聚之物都是导致胃气不降原因素,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