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染如何防治?

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在爆炸高温下呈气态,它们随爆炸火球上升。当爆炸火球温度逐渐下降时,气态物质便凝成颗粒状随蘑菇状烟云扩散,逐渐沉降到地面。这些沉淀的放射性颗粒被称为放射性沉降物。放射性沉降物又可分为近区沉降物和全球性沉降物。近区沉降物是爆炸后几小时至1天内在爆炸区附近和处于下风的几百千米范围的沉降物,这种沉降物颗粒较大。那些细小的放射性颗粒随烟云到达对流层顶部,进入平流层,并随大气环流流动,经过若干天甚至几年才重新回到平流层,这样的沉降物便是全球性沉降物。

核爆炸核爆炸的高度越高,近区沉降物越少。在地面爆炸时,近区沉降的放射性物质占总放射性物质的60%~80%。在离地面30千米以上进行高空爆炸,几乎没有近区沉降物。核试验造成的全球性污染要比核工业造成的污染严重得多。1970年以前,全世界大气层核试验进入平流层的锶90达57.4亿亿贝可,其中55.5亿亿贝可已经降到地面。

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电离辐射对人群健康有不良的影响。自从发现X射线和镭以后,相继出现放射性损伤、皮炎、皮肤癌、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症,以后又发现接触发光涂料——镭的女工患下颌骨癌,铀矿开采工厂患肺癌的可能性特别大。1945年,美国在日本的长崎、广岛扔下了原子弹,原子弹爆炸后,当地居民长期受到辐射的影响,肿瘤、白血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因而引起人们对放射性物质危害的重视。

1954年以后,核爆炸试验急剧增多,放射性沉降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使全球受到影响。

各种放射性物质在环境中经过食物链转移进入人体,这个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放射性核素的理化性质和环境因素、动植物体内的代谢情况以及人们的饮食习惯等。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后,射线会对机体产生持续的照射,直到放射性核素蜕变成稳定性核素或全部排出体外为止。

人体受某些微量的放射性核素污染并不影响健康。当体内照射剂量大时,可能出现近期效应。这些效应包括出现头痛、头晕、食欲下降、睡眠障碍等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症状,继而还会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超剂量的放射性物质长期作用于体内,可产生远期效应,如出现肿瘤、白血病和遗传障碍。

放射性污染物对环境的作用是长期的、永久性的。这就要求人们在利用放射性物质和进行核试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放射性物质的利用次数和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多。同样,人们对它的防范措施也一定会越来越严密,越来越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