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鼻出血的治疗方法
鼻出血
(一)
辨证肝火上炎,热伤阳络。
治法清肝凉血。
方名止衄立效汤。
组成生地24克,生白芍15克,柏叶炭18克,犀角9克(另煎),仙鹤草9克,川军炭6克,辽宁沙参12克,甘草6克,藕节12克。
出处邢子亨方。
(二)
辨证郁怒全国各地肝,肝火亢盛,木火刑金,损伤肺络,血溢鼻窍。
治法泻肝凉营,清热润肺。
方名泻肝润肺止衄汤。
组成龙胆草10克,条黄芩10克,焦栀子10克,炙桑皮30克,白茅根30克,生地30克,粉丹皮10克,麦门冬12克,元参10克,草决明10克,仙鹤草12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儿童酌情减量。
出处杨景海方。
(三)
辨证肺热壅盛。
治法清肺泻热,凉血止血。
方名清金止衄汤。
组成桑白皮30克,黄芩10克,山栀炭10克,白茅根10克,茜草10克,侧柏叶10克,紫草10克,当归10克,旱莲草10克,怀牛膝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国医药学报》。
(四)
辨证胃火炽盛,血分蕴热,灼伤血络。
治法清热凉血,滋阴降火。
方名镇衄汤。
组成生地黄30克,桑白皮30克,白茅根30克,党参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高齐民方。
(五)
辨证肺胃热盛,迫血妄行,溢于络外。
治法清热消瘀止血。
方名三黄止血汤。
组成大黄6克,黄芩12克,川连3克,山栀12克,黑栀12克,茅根30克,桑叶12克,地榆15克,茜草根15克,仙鹤草15克,银花15克,黄柏10克,元参15克,水牛角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瘳霭邦方。
(六)
辨证火盛阳络,逼血上逆。
治法清热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名四白汤。
组成白木槿花10克,生石膏30克,白豆腐250克,白砂糖30克。
用法先煎生石膏,再入白木槿白豆腐,文火煎至豆腐有小孔再入糖,喝汤吃豆腐。
出处《河北中医》。
(七)
辨证肝、肺、胃之火上炎。
治法清火凉血止血。
方名清火止衄汤。
组成炒黄芩10克,山栀10克,丹皮10克,生地12克,赤芍10克,侧柏叶10克,白茅根30克,水牛角(先煎)30克,炒牛膝6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四川中医》。
(八)
辨证肺胃蕴热,热灼伤阴,脉络受损,迫血妄行。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方名加减犀角地黄汤。
组成犀角5克,生地黄2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白茅根20克,藕节15克,侧柏15克,牛膝10克,条芩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肖子伟方。
(九)
辨证血热壅盛,迫血妄行。
治法凉血活血止血。
方名安血饮。
组成白茅根20-30克,龙骨15-25克,牡蛎15-25克,生三七粉(吞服)3-5克,白芨粉10-15克,生在大黄6-10克,藕节炭(或藕汁)20-30克。
用法冷水浸泡半小时,煮沸20分钟即可服用,药汁宜稍凉服用,每日1剂。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提醒您:鼻出血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