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100分的“偏方”

“妈妈,明天你要弄100给我吃。我要吃两个鸡蛋。”女儿俏皮地说。想了想,不知道用什么来代替那个“1”。

她看到桌子上的撒子,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拿一把撒子放在两个鸡蛋前面,正好是100。”

恰好这时候队友在和婆婆视频,婆婆对女儿说,“你在心中要相信有神,神会祝福你考好的。”女儿边笑边“敷衍”奶奶。

后来,为了快点结束这个话题,女儿“妥协”了,“我一边默念神,也要吃100,两个都要,会更有用的。”

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当时聊这个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我是信以为真的。临睡前,问他们早上吃什么。结果,女儿也没提吃“100”的事。

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快要到校门口的时候,她说忘记吃100了。今天,直到校门口,她都没说关于“吃100”的事。

第一次听说“吃100”能考100分,还是刚上小学那会。姑姑开玩笑地对她说,“你今天考试,妈妈有没有弄100给你吃啊?”

我和女儿相视一会儿,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哥哥今天考试,他自己弄了一根黄瓜两个鸡蛋,说这样能考100。”姑姑决定为我们“答疑解惑”。

女儿听完以后,隆重地表示,这是个好主意,以后考试那天要吃“100”。

这个梗已经过去很久了。这次她又想起来了,也只是作为笑谈,没有打算真正用这个“偏方”。

突然想起来曾经发生在女儿身上的一件事,那时候也是刚上小学,学校为了落实学生的阅读情况,每周三都会有阅读测试。

女儿第一次阅读测试的成绩是90,第二次是80,第三次是70。她好像发现了“规律”,有点沮丧又无奈地告诉我,她已经知道第四次阅读测试的成绩了。

当时我很惊奇地问,她是怎么知道的。原来是根据前面三次的“规律”,第四次的成绩应该是60。听她这么一说,我顿时心里一沉。相对于阅读成绩,我更关心孩子的阅读兴趣,以及她对学习的信心。

我看过她的阅读测试内容,很多都是在细节问题。因此,对于成绩如何,不是很在乎,更在乎的是--女儿的阅读兴趣。

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学习成果的好坏,不是注定且人力不可为,而是和努力程度有关。

于是,我小心翼翼地问,“这周阅读测试的书看了吗?”

女儿像犯了错误一样,低声说,没看。

“对啊,你都没看书,你是怎么考到这个分数的?”

女儿一下子来了兴趣,“因为有些是我之前在别的书里看到的,所以,有些题目我不看书也知道答案。”

那个阶段,她一直在看《米小圈》,翻来覆去地看,以至于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米小圈》,然后往懒人沙发上一坐。至于如何迷上的,我是“功不可没”。

后来,在第四次阅读测试成绩出来时,女儿兴奋又激动地告诉我,“妈妈,你说得太对了,阅读测试成绩不是有规律的。这次我看书了,分数又回来了。”

当她发现,学习好坏不是谁天生的,是可以通过努力取得的。即使有时候她的阅读测试成绩或考试成绩不是高分,她自己也能欣然接受。

因为她做完作业以后,时间都是由她自由支配。曾经有要求过我,给她买练习册,我都婉拒了。我知道,这是考高分的最佳途径。但是我不想。

在宝贵的小学阶段,她只要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尽可能地多读各类书就好了。至于分数的高低,只要她内驱力有了,这些早晚会赶上来的。

关于孩子的种种,我深刻地体会到,只要我不焦虑,情绪平和,做好我自己,她就能淡定、从容、快乐地前行。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