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爆发了传染病,古代人是如何应对的呢?
古代,医疗医疗水平低,一旦发生了瘟疫、天花等传染病,简直就是一场噩梦。特别是欧洲中世界的黑死病,更是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那么,在我国古代爆发了传染病,古人到底是怎么应对的呢?可不要小瞧了了古人的智慧,他们的应对方法我们至今受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二。
在古代由于战乱频发以及卫生条件不好,瘟疫、天花等传染病频发,虽然每一次都给人类带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古人依然坚挺,这一切都得益于古人的智慧。古人为了预防与应对传染病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一是掩埋或焚烧尸体,避免瘟疫的爆发。在古代,战乱和大灾之后,往往会发生大的瘟疫,夺走千万人的生命。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在发生多次之后,古人发现了这个规律,找到了战乱以及大灾后的尸体是瘟疫的罪魁祸首。在多次的尝试后,古人发现及时掩埋或者焚烧尸体是避免瘟疫的一个有效方法。于是乎,在大战之后,获胜方为了避免瘟疫会及时掩埋己方或敌方的尸体。同时,在大灾发生后,古代地官府不仅会及时掩埋遇难者的尸体,还会用石灰粉进行消毒。
二是拥有较完善的预警与处理办法。在《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某士甲等人诣里人士五丙,皆告曰:「丙有宁毒言,甲等难饮食焉,来告之。」甲等及里人弟兄及它人智丙者,皆难与丙饮食。丙而不把毒,毋它坐。''
这段话记载的是秦朝应对瘟疫的方法,大意是说:?某里有二十人把同里的士伍丙送到官府,说丙口舌有?毒言?,大家不能和他一起饮食。后来官员审问了丙的年龄、籍贯、姓名、经历等状况,丙说自己外祖母当年有?毒言?,后来还论罪处理了。但是审定之后,官府认定丙并没有?毒言?以及其他过犯。?
通过这段记述,我们发现秦人对传染病已经形成了预防、确认、隔离等一套成熟的体系。文中的丙被邻居认为有传染病,被举报到官府,要求不与丙一起吃饭,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预防与隔离的理念。而官府得到举报后,经过询问,发现只是丙的外祖母曾有?毒言?这种传染病,而丙并没有此病,就解除了对丙的隔离。此件事可知,当时,秦人已经有了非常强的预防传染病的理念以及完善的机制。
三是隔离病人,积极治疗,及时处理死者的遗体。在古代瘟疫发生后,官府会介入,进行封村,甚至封城,与今天武汉封城的做法相似。随后,官府会派遣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安排人员焚烧感染者的遗体,已达到扼制瘟疫的目的。直到此地的瘟疫结束,才会解禁。
第四种就牛了,在明清的时候,为了预防天花,开始了大规模的种牛痘运动,很好地起到了预防天花的目的,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实践出真知,古人经过了无数血的教训,才总结了以上一套较完整的应对传染病的方法,才使得我们人类在历次的疫情面前,屹立不倒,取得最后的胜利。古人的应对之法,与我们今天的方法是何曾相似,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历史证明了中国人一定能够战胜灾难,取得最后的胜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