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体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颈动脉体瘤是发生在颈总动脉分叉处的一种化学感受器肿瘤,属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少数可发生恶变。无年龄及性别差异。

病理颈动脉体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借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大小不一,平均直径约3.5mm,扁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粉红色组织,为人体内最大的副神经节,内含化学感受器,其主要功能是感觉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当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反射性引起呼吸加快、加深。颈动脉体发生瘤变后,肿瘤为棕红色,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完整包膜。显微镜下可见成群的肿瘤细胞排列及血管丰富的基质成分,肿瘤细胞呈多边形,核较小。

临床表现颈部无痛性肿块,位于颈动脉三角区,生长缓慢,病史长达数年或数十年,发生恶变者,短期内肿块迅速生长。肿块较小时,一般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局部压迫感,肿块较大者可压迫邻近器官及神经,出现声嘶,吞咽困难,舌肌萎缩,伸舌偏斜,呼吸困难及Horner综合征等。

诊断肿块位于颈动脉三角区,呈圆形,生长缓慢,质地较硬,边界清楚,可左右活动,上下活动受限,肿块浅表可扪及血管搏动,有时可听到血管杂音,应考虑到颈动脉体瘤的可能。B超和DSA检查对本病诊断价值较大。B超检查可见颈动脉分叉处肿块将颈内、外动脉分开,其间距增宽。DSA检查显示,肿瘤位于颈动脉后方将颈总动脉分叉推向前,颈动脉分叉增宽,肿瘤富含血管。

治疗采取动脉外膜下肿瘤切除术。因肿瘤起源于与颈动脉外膜相连的颈动脉体,具有极其丰富的血供,而且与颈动脉、静脉及神经紧密相邻,手术难度较大,术前需作好输血准备,术中仔细操作,以免发生意外。较大肿瘤,与颈脉粘连,或包绕颈动脉者,需将肿块连同部分颈动脉一并切除,然后作动脉端—端吻合。手术危险性较大。故有入主张除非肿瘤发生恶变,一般不予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