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罐头为何成了东北的“玄学”?
东北小孩,哪个童年时代,生病了不得吃一罐罐头,吃了罐头病就好了。
小的时候生病了,家里人都会喂给我一些黄桃罐头吃,凉凉的,甜甜的,吃完会舒服很多。对于很多东北人来说,发烧感冒时吃黄桃罐头,已成为治病环节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戏称为“东北玄学”。
一、小时候发烧感冒,医生除正常开药外,还会嘱咐吃点水果罐头,其实是因为罐头里含糖。白糖有利尿等作用,有助于身体恢复,但在当时白糖很金贵,所以用水果罐头来代替。对小孩子来说,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精神慰藉,沁凉甘甜的每一口,都饱含着爱与关心。
二、在替代糖以外,水果罐头又是新鲜水果的“替身”。过去东北水果稀有,几乎只有苹果、梨、桃子,又难以运输和储存。因此,方便储存、口感甜而不腻,又可补充水、糖分和维生素C的水果罐头,成为生病中的东北人首选的营养品。
三、当时的商家在宣传中打出了“图吉利”这一杀手锏。“桃木辟邪,‘桃’又与‘逃’谐音,吃黄桃罐头可以‘逃过一劫’,就这么传开了。此后,黄桃罐头力压一众水果罐头,成为东北地区名副其实的“水果罐头之王”。黄桃罐头不仅只是发烧感冒时购买的营养品,“两包糟子糕+两瓶黄桃罐头”,成为不少东北人送礼的小标配,为过生日、逢年过节的餐桌增添一份喜庆。
四、当孩童时期的黄桃罐头穿越岁月,在今日引发新的风潮,它所唤起的,可能已经不是食物本身的味道,而是一种精神力量,在记忆里,它是生病时的甜蜜犒赏、馋嘴时的稀缺零食、不可复制的童年味道。
不过对于不少东北人来说,黄桃罐头仍是生病时的心灵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