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牛籽的药效

牵牛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牵牛子的功效

功能主治 泻水,下气,杀虫。治水肿,喘满。痰饮,脚气,虫积食滞,大便秘结。

《别录》:"主下气,疗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

《药性论》:"治痃癖气块,利大小便,除水气,虚肿。落胎。"

《日华子本草》:"取腰痛,下冷脓,并一切气壅滞。"

李杲:"除气分湿热,三焦塑结。"

《纲目》:"逐痰消饮,通大肠气秘风秘,杀虫。"

《江苏植药志》:"适用于急性关节炎。"

《新疆中草药手册》:"泻下,利尿,杀虫。治便秘,消化不良,肾炎水肿,小儿咽喉炎。"

泻水消肿:本品苦辛寒入肾经,走水道、既能泻水,又能利尿,使水湿从二便排除。其逐水之力虽较甘遂、大戟、芫花稍缓、但仍为峻下之品,以水饮停蓄正气未衰者为宜。

泻下通便:本品少用能通大便,去积滞。李杲有牵牛子“少则动大便、多则下水”之说。《本草正义》谓: “牵牛、善泄湿热,通利水遭、赤走大便”。故常用于肠胃湿热积滞,大便秘结:其症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有腹胀,口干而渴,舌红苔黄腻,或燥,脉滑数。可用牵牛子清热通便。

杀虫攻积:本品能驱杀肠内虫积,并可借其泻下作用排除虫体。对多种肠道虫积症均有较好的疗效。常用于虫积腹痈:其特点为脐周腹痈,时轻时重,时缓时急,较严重者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根据虫类不同,既有不同的症状,牵牛子对多种肠道虫积均有效,尤其对蛲虫疗效更显著。

(二)牵牛子的药理作用

泻下。

牵牛子甙的化学性质与泻下素 (jalapin)相似。有强烈的泻下作用。牵牛子甙在肠内遇胆汁及肠液分解出牵牛子素、刺激肠道,增进蠕动,导致泻下。据动物试验,黑丑,白丑泻下作用并无区别。

利尿。

利尿原理与增强肾脏活动有关,使尿量增加,大量服用对肾脏有刺激性,使肾脏充血,发生血尿。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大量服用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尤以舌下神经易受损害,故舌之运动麻痹而致语言障碍,重者可致昏迷。

杀虫。

体外试验对蛔虫和绦虫有一定杀灭效果。

传统应用

水肿、腹水证。

牵牛子苦寒,其性降泄,既能泻下,又能利尿,

使水湿从二便排除,适用于水肿、腹水等证。其逐水力虽比甘遂、大戟等缓和,但究属峻下逐水之品,以水湿停滞,正气未衰者为宜。可单用,或入复方。单用如《千金要方》治水肿,单用牵牛子末服以小便利为度。复方常与木香、厚朴等行气药配伍,以提高疗效。如《普济本事方》治四肢肿满,配以厚朴;《郑氏小儿方》治小儿水肿,配青皮或木香;《儒门事亲》禹功散,治停饮肿满配以小茴香,或加木香。

痰饮咳喘证。

本品能泻肺气,逐痰饮,用治肺气壅滞,痰饮咳喘,面目浮肿者,如《保婴集》牛黄夺命散,治小儿肺胀喘满,胸高气急…痰涎潮塞,用黑丑、白丑与大黄、槟榔为末服。

食积便秘证。

本品有泻下、通便、去积作用。用治肠胃湿热积滞,便秘腹胀。如《本草衍义》治大肠风秘壅热结涩,以牵牛子配桃仁为丸服。

虫积腹痛证。

本品能去积杀虫,并可借其泻下作用排出虫体。治蛔虫、绦虫及虫积腹痛者可与槟榔、使君子同用,研末送服,以增强去积杀虫之功。

[转载需保留出处 - 苹果绿养生网] 牵牛子的功效与作用:/zy/gongxiao/6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