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油有什么用途?
八角(学名:Illicium verum),又称茴香、八角茴香、大料和大茴香。是八角茴香科八角属的一种植物。其同名的干燥果实是中国菜和东南亚地区烹饪的调味料之一。为生长在湿润、温暖半阴环境中的常绿乔木,高可至20米。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南方。果实在秋冬季采摘,干燥后呈红棕色或黄棕色。气味芳香而甜。全果或磨粉使用。果实与种子可作调料,还可入药。具强烈香味,有驱虫、温中理气、健胃止呕、祛寒、兴奋神经等功效。除作调味品外,八角还可供工业上作香水、牙膏、香皂、化妆品等的原料,也可用在医药上,作驱风剂及兴奋剂。其性温,味辛。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呕逆,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干、湿脚气等症。 药物成份 含挥发油、脂肪油、蛋白质、树脂等。油中含茴香醚(anethole)、黄樟醚(Safrole),茴香醛(anisaldehyde)、茴香酮(anisylacetone) 水芹烯等。还可以提取莽草酸(Shikimic Acid),是制取抗流感药物达菲的主要原料。[4] 莽草酸存在于大量高等植物或微生物。由于八角科植物的果实中含有较大量的莽草酸,在八角的甲醇提取物中 能含有超过10%的莽草酸,所以才经常被作为提取莽草酸的资源植物。[6] [编辑本段]木材原料 中国八角出口占世界市场的80%以上。八角木材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致,质轻软,有香味,抗虫害,供作家具、箱板、玩具、细木工用材[4] [编辑本段]药食价值 1.食材性状 成熟果实,该品为聚合果,多由8个蓇葖果组成,放射状排列于中轴上。蓇葖果长1~2cm,宽0.3~cm,高0.6~lcm;外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呈鸟喙状,上侧多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平滑,光泽;质硬而脆。果梗长3~4cm,连于果实基部中央,弯曲,常脱落。每个瞢荚果含种子1粒,扁卵圆,长约6mm,红棕色或黄棕色,光亮,尖端有种脐;胚乳白色,富油性。气芳香,味辛、甜。[2] 别名八角大茴、大茴香。 性味性温,味甘辛。 归经归脾、肾经。 功效散寒,理气,开胃。 宜:胃寒呃逆,寒疝腹痛,心腹冷痛,小肠疝气痛者宜食;肾虚腰痛者宜食;脚气病人宜食。 忌:阴虚火旺者忌食;眼病患者忌食;干燥综合症,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活动性肺结核者忌食;胃热便秘者忌食。 2.原料介绍 八角是八角树的果实,学名叫八角茴香,为常用调料。八角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又名茴香。八角是我国的特产,盛产于广东、广西等地。颜色紫褐,呈八角,形状似星,有甜味和强烈的芳香气味,香气来自其中的挥发性的茴香醛。 八角是制作冷菜及炖、焖菜肴中不可少的调味品,其作用为其他香料所不及,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 3.营养分析 果实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茴香醚(Anethole)、茴香醛(Anisaldehyde)和茴香酮(Anisylacetone)。 ①八角的主要成分是茴香油,它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②茴香烯能促进骨髓细胞成熟并释放入外周血液,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细胞,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