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的药用价值是什么

江西省泰和县盛产的乌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入药治病历史。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我国劳动人民就认识到泰和乌鸡的应用价值,并将其用以入药。

在旧志《豫章书》(公元前206年—公元l94年)中记载:“凡伤寒头痛发热……若虚极寒极之症,加姜、盐和武山鸡煎汤服之即愈”。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首次载有“乌骨鸡”专称,并有乌鸡入药的记述:“病蛊者以乌雄鸡,并蛇放赤瓦辅上,令鸡蛇尽煮,以粥佐而饮之……”  整理于东汉末年的我国著名的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不仅对泰和乌鸡的整体,还对其不同部位的药用价值都做了详细说明。

例如: 肉——具有调节内脏功能,治疗烫伤、耳鸣以及止血功效。

肝——有助于恢复视力,增强体力,促进胎儿的发育。

胆——对治疗结膜炎、特瘘疾患、皮肤干燥有较好的疗效。

  胃(嗦囊,包括胃及胃粘膜,俗称鸡内金)—可用于治疗胃溃疡、腹泻,并具有解热、利尿之功效。

蛋——可治疗中风、烫伤、癫痫等症。

综观20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对乌鸡不同部位的功效表述,对乌鸡的药用价值研究之深,令我们后人叹为观止!

此后,泰和乌鸡入药经久不衰、并逐步新。

晋代名医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均对乌鸡的药用价值进行了阐述。泰和乌鸡入药有滋阴壮阳,强身补气血之功用,并能补血、平肝祛风,补虚除劳、祛热生津消渴,治遗精、久痢、骨折,益肾养阴,治妇人经血不调、崩中带下、虚损诸病。特别是唐代以来,乌鸡的药用更为广泛、成熟,出现了用乌鸡制成的药丸,以治妇人百病的传统方剂。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我国中医之大成,在我国医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乌鸡用以补虚劳体弱、可治消渴、中风、上火、胸腹疼痛,食之益于产妇。可治疗妇女崩漏带下、各种虚弱杂症,以及成人幼童之腹泻禁口。任何病症均可将乌鸡煮之,饮汤食肉。将其内脏捣碎搅拌,制成药丸食用亦可。 “虚劳体弱”是指身体长期患病的虚弱状态。

“补”是指乌鸡可以以其营养,对患慢性病的虚弱体质进行滋补。

“消渴”是指由于体内水分消耗过多,导致咽喉干渴的病症,相当于今天的糖尿病。

“中风”不是现代所说的脑中风,而是指中焦(中医解释为腹部横膈膜至肚脐的部位)以下的部位突然感到奇冷,并伴有手脚发凉、面色苍白、头晕目眩等症状,属于胸腹疾病。

“上火”是指火气上升,头痛鼻塞。

“胸腹疼痛”是指心绞痛和腹痛。 

“崩漏带下”是妇科疾病的别称。“崩漏”是指子宫出血。“带下”意为由子宫排出较多脓状粘液的疾病。

“虚弱杂症”与“虚劳体弱”的说法基本相同。

“成人幼童之腹泻禁口”是指在严重腹泻时,病人会没有食欲。

对于上述各种疾病,李时珍说:“无沦是将乌鸡煮食也好,喝汤也好,或是把其肉、骨、内脏捣碎制成药丸食用也好,都会有效”。

不仅如此,李时珍还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告诉人们怎样鉴别乌鸡,“舌头呈黑色者,其肉骨俱黑,入药效果最佳”。李时珍说:乌鸡根据其骨肉颜色可分为骨肉俱黑者和肉白骨黑者两种。其中,鸡舌呈黑色者,其肉骨俱黑,人药效果最理想。而“肉骨俱黑”则是正宗泰和乌鸡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这里,李时珍运用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理论,对乌鸡药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阴阳五行理论把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宇宙构成的基本元素。鸡属于“木”,但它与普通的鸡不同,其骨头是黑色的,所以说乌鸡是接受了“木”与“水”的精华。这是因为阴阳五行理沦将“蓝、红、黄、白、黑”中的“黑”对应于“木、火、土、金、水”中的“水”所致。换言之,因为乌鸡其骨头是黑色的,自然也应属“水”,而现代中医则认为,黑入“肾”,则利“水”。它对于人体内属于“木”的肝脏和属于“水”的肾脏,以及所有血液循环系统的疾病,都有极佳的治疗效果。 因此,流传了2000年已久的“乌鸡白凤丸”是可以治疗妇女各种病症的良药。该药是将乌鸡炖烂后加入药,或将鸡骨研碎后加入药,并加以“白风”(即白鸽)制成。

李时珍还强调,男患者要食用雌性乌鸡,女病人应食用雄性乌鸡。

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进九一支鸡,来年好身体”。现在正值“三九”天,买一支乌鸡给全家人进行滋补,会对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增加抵抗力,并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