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敷草药皮肤如火烧 小心引起蜂窝组织炎
卫福部中医药司提醒,台湾的传统医疗,已有发展良好的中医药体系,民众若身体不适,千万勿胡信及乱试传统草药偏方或秘方,还是应循正常就医管道,替自己健康把关。
彰化一名56岁赖姓妇女日前因肩颈酸痛,敷了朋友介绍的草药,仅敷了5分钟,没想到肩颈皮肤却如火烧般疼痛,后颈又黑又肿,腹部长出水泡,到卫福部彰化医院挂急诊。毒物科主任廖曜磐指出,赖妇是敷了「黑面马」叶子,该草常被当成疼痛偏方,并无医学根据,小心疼痛未解,先引起皮肤炎及过敏反应。
听信 「 黑马面 」 偏方 引起皮肤炎过敏反应
廖曜磐医师指出,赖妇后颈是接触性皮肤炎,并引起广泛性的过敏反应,以抗组织胺等抗过敏药物治疗后,才免于恶化成皮肤溃烂或蜂窝性组织炎。坊间不少民众视「黑面马」为治疗跌打损伤及筋骨酸痛的偏方,却常造成皮肤灼热、变黑、起水泡、糜烂等接触性皮肤,这类个案再三发生,主因是民众以为草药无害,认为不是吃进肚子,只是敷在皮肤而已,不了解其严重性。
彰化医院中医师冯天祥表示,曾看过敷了「黑面马」的病人,不只是皮肤炎,还因黑色素沈淀,患部的皮肤黑了好几个月还不退。他提醒民众,若要敷中药,一定要看中医师,不应自行乱敷药,毕竟中药经过合格验证,才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医提醒若需敷中药材 应寻求正规中医师
卫生福利部中医药司指出,「黑面马」又称「乌面马」,有着洁白似雪的小白花,所以也有白花丹、白花藤等许多俗名,于1645年引入台湾,属外来种植物,植物可做为蝴蝶幼虫食草、观赏用。民间传闻将鲜叶捣烂外敷,用于跌打肿痛、风湿性关节炎及骨刺,但含有蓝雪素(矶松素)等多种有毒物质,叶、根液接触引起红肿、脱皮,外用会使皮肤变灰黑色,久敷易造成皮肤溃烂。
若内服大剂量「黑面马」或长期服用可能对肾脏有毒害,达中毒剂量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导致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及心搏停止。卫福部中医药司提醒,台湾的传统医疗,已有发展良好的中医药体系,民众若身体不适,千万勿胡信及乱试传统草药偏方或秘方,还是应循正常就医管道,替自己健康把关。
加入,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 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 /supply/article/42368 关键字:黑面马, 皮肤炎, 蜂窝性组织炎, 冯天祥, 廖曜磐, 卫福部彰化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