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猪苓汤的治疗主证分别是什么?

伤寒之邪,传入阳明或少阴,化而为热,与水相搏,以致水热互结(邪热伤阴) ,水气不化所致小便不利。

水气不从小便出而反渗于大肠。

水热互结津液不升,邪热伤阴。

邪热伤阴。

水气上逆于肺。

中攻于胃。

猪苓汤与五苓散同为利水之剂,用治水气停滞小便不利证。五苓散用泽泻,二苓配桂枝以通阳化气,伍白术以崇土制水,合成化气利水之剂,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猪苓汤以二苓、泽泻配滑石以清热通淋,加阿胶以滋阴润燥,合成清热滋阴利水之剂,主治水热互结之小便不利。

猪苓汤 ▲▲

〖方源〗 《伤寒论》“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组成〗 猪苓 去皮 茯苓、泽泻、阿胶、滑石 碎,各一两[各9g]

〖用法〗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方歌〗 猪苓汤用猪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并,

小便不利兼烦渴,利水养阴热亦平。

5top

〖主治〗

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下利,口渴欲饮,心烦不寐、咳嗽、呕恶,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

〖功用〗 利水清热养阴。

5top

君 猪苓 —— 专入肾与膀胱。苦能下降,而甘淡又能渗利走散。

┌ 泽泻 ┐

臣 ┤ ├ 以甘淡之性,助猪苓利水渗湿之力。

└ 茯苓 ┘

┌ 滑石 —— 甘寒,利水而清热。

佐 ┤

└ 阿胶 —— 甘咸,润燥而滋阴。

〔本方特色〕

①五药共合成利水清热养阴之方。

②使水去而热消,阴复而烦降,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敛邪。

〔对比研究:五苓散与猪苓汤〕

5top

1.本方以利水为主,兼以清热养阴。以小便不利,口渴,身热,舌红,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2.亦可用于热淋、血淋属湿重热轻而兼阴虚者。若治热淋,宜加栀子、车前子以清热利水通淋;血淋者,宜加白茅根、大蓟、小蓟以凉血止血。

3.泌尿系感染、肾炎,小便不利兼阴虚有热者可用本方。

5top

《古今名医方论》赵羽皇曰:“仲景制猪苓一汤,以行阳明、少阴二经水热,然其旨全在益阴,不专利水。盖伤寒在表,最忌亡阳,而里虚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家之津液也。故阴虚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轻动,即小水亦忌下通,倘阴虚过于渗利,津液不致耗竭乎?方中阿胶养阴,生新去瘀,于肾中利水,即于肾中养阴。滑石甘滑而寒,于胃中去热,亦于胃中养阴。佐以二苓之淡渗者行之,既疏浊热,而又不留其瘀壅,亦润真阴,而不苦其枯燥,源清而流有不清者乎?顾太阳利水用五苓者,以太阳职司寒水,故急加桂以温之,是暖肾以行水也。阳明、少阴之用猪苓、以二经两关津液,特用阿胶、滑石以润之,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利水虽同,寒温迥别,惟明者知之。”

临床报道:用猪苓汤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期13例,与西药治疗的同期患者12例对照,猪苓汤的疗效优于对照组。13例患者中,11例在休克期前阶段给药,有9例未进入休克期后阶段,2例进入休克期后阶段。另2例先经西药治疗,因治疗棘手,在进入休克期后阶段后改用猪苓汤治疗。结果无1例死亡。对照组12例中,有3例死亡。在治疗中,观察两组病人的反复休克次数、出入水量和血压变化以及扩容效果(通过血钠、血红蛋白的测定),证明猪苓汤优于对照组(中医杂志,1982;6:34)。

5top

若内热盛,阴津大亏者忌用。《伤寒论》中指出:“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5top

/fangjixue/19/qs_b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