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癣的治疗药方有哪几种?
体癣是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以外其它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皮损初起为红色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继之形成有鳞屑的红色斑片,境界清楚,皮损边缘不断向外扩展,中央趋于消退,形成境界清楚的环状或多环状,边缘可分布丘疹、丘疱疹和水疱,中央色素沉着。本病夏秋季节多发。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圆癣”、“金钱癣”等范畴。
方一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明矾6克,白凤仙花12克。
功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
主治体癣。
方解方中明矾、白凤仙花解毒杀虫,燥湿止痒。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明矾抑菌。
用法研细调匀,涂在患处。
方二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土槿皮30克,百部30克,蛇床子15克,酒精240克。
功用杀虫止痒。
主治体癣。
方解方中土槿皮杀虫止痒;百部杀虫灭虱;蛇床子杀虫止痒,燥湿。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土槿皮与有机酸和乙醇浸膏及苯浸膏致病性皮肤真菌和白色念珠菌有一定抗菌作用;百部能抑制一切皮肤真菌,水浸液和醇浸液对体虱、阴虱皆有杀灭作用;蛇床子对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
用法浸泡3天,过滤取液每日1~2次,外涂患处。
方三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生大黄15克,丁香9克,米醋90克。
功用解毒杀虫。
主治体癣。
方解方中生大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丁香散寒止痛;米醋收敛杀虫。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黄有抗感染作用;丁香有抗炎作用。
用法将生大黄与丁香浸泡在米醋中,5天后用消毒纱布过滤,去渣取汁,涂于患处。
方四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煅蚌壳、五倍子各60克,冰片少许。
功用清热化湿,祛风杀虫。
主治体癣。
方解方中五倍子、煅蚌壳收敛止血,收湿敛疮;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倍子能敛肺降火,止咳止汗,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冰片对部分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用植物油调敷患处。
方五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龙眼核、醋各适量。
功用消炎止痒。
主治体癣。
方解方中龙眼核可止血,醋有收敛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醋具有抑菌作用。
用法将龙眼核去外黑壳,取内核,磨醋,取汁敷于患处。
方六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鲜土大黄、醋各适量。
功用清热解毒,止血祛瘀。
主治体癣。
方解方中大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黄有抗感染作用。
用法将鲜土大黄切片浸醋,搽患处。
方七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苦参50克,玄参30克,明矾10克,芒硝10克,花椒15克,大黄15克。
功用燥湿解毒,杀虫。
主治体癣。
方解方中苦参、明矾清热燥湿,杀虫;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芒硝清热消肿;大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苦参具有抗炎,抗过敏,皮炎,烫伤作用;玄参有抑菌,癣菌,抗炎作用;大黄有抗感染作用。
用法将上药加水煎取药液500克,去渣,用消毒纱布蘸药液外洗并湿敷患处,每日3次,每次30分钟。
方八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羊蹄根300克,白酒600克。
功用清热解毒,止血。
主治体癣。
方解方中羊蹄根杀虫止痒,酒可抑菌。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羊蹄根据有抑菌作用。
用法将羊蹄根洗净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蜜蜂,浸泡7天后去渣即成。涂于患处。
方九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夜交藤120克。
功用解毒杀虫。
主治体癣。
方解方中夜交藤祛风通络、解毒杀虫。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夜交藤一筠作用。
用法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温洗患处,每日2次。
方十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硫黄5克,樟脑2克,大风子、生杏仁各6克,轻粉2克,猪油适量。
功用祛风燥湿,杀虫止痒。
主治体癣。
方解方中硫黄外用解毒杀虫疗疮;樟脑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开窍辟秽;轻粉外用攻毒杀虫,敛疮。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硫磺与皮肤接触可溶解角质、杀疥虫、细菌、真菌作用,对动物实验性炎症有治疗作用;樟脑涂擦皮肤有温和的刺激和防腐作用,止痒祛风;轻粉对致病性皮肤真菌有良好抑菌效果。
用法将硫黄、樟脑、轻粉共研细末,后如大枫仁、生杏仁、猪油,共捣糊状,装瓶备用,将药搽患处,每日2次。
方十一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土槿树皮适量。
功用清热化湿,祛风杀虫。
主治体癣。
方解方中土槿皮杀虫止痒。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土槿皮具有抑菌作用。
用法上药研细末,醋调,小火炖如胶,敷贴患处。
方十二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羊蹄根、枯白矾各等份。
功用杀虫止痒。
主治体癣。
方解方中羊蹄根杀虫止痒,枯白帆解毒杀虫,燥湿止痒。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矾、羊蹄根具有抑菌作用。
用法上药共研成细末,用米醋调匀涂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