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汗多、经常出黄汗怎么办?
多汗症的中医研究
历代医家认识
中医对“汗”历来都很重视,二千年前的内经就有记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 “五藏化液;心为汗”;《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灵枢·营卫生会篇》又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汗与阴血、津液、阳气关系密切,汗液为津液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即所谓“汗血同源”。若阴血津液亏虚,则汗源不足,导致少汗或无汗,同时汗出过多,则必损伤阴血、津液,必致生他变。故中医对“多汗症”十分重视。如仲景在《伤寒论》中把“汗”的辩证施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指出“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等等教诫,可见 “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上多汗症有:自汗、盗汗、黄汗、鼻汗、额汗、半边身汗、会阴汗、腋下汗、半边头汗、手足心汗、颈项汗、战汗、脱汗等。
现代医学中的植物神经紊乱、结核病、休克、风湿热、一时性低血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病或某些传染病等都有出汗异常的多汗症。
中医辨治
中医审辨汗症,着眼于阴阳虚实,精气与邪气的盛衰,《素问·评热论》说:“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表明精气与邪气胜衰与汗出的影响。又如《素问·举痛论》说:“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灵枢·经脉篇》说:“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灵枢·热病论》说:“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等等,由此可见,汗液的异常是脏腑阴阳功能失调的表现,临床上可以通过观察汗液的变化来判断病情。汉·张仲景将六经病汗出的见症分为挚挚汗出、自汗出、大汗出、手足濈然汗出,额汗、头汗出、汗出而喘、盗汗、黄汗等等。并根据出汗的性质、程度,部位来推断疾病的病机。如六经病的汗证可有在表、在里、为寒、为热、属实、属虚等不同,大大丰富了汗症的辩证内容。《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一章,详细论述了黄汗的证因脉治,对后世认识和治疗汗症也很有启发意义。《诸病源候论》有“虚劳汗候”、“虚劳盗汗候”、“风虚汗出候”等记载。认为汗证多属阳虚、卫阳不固所致。宋《类证活人书》说:“伤寒……自汗者九证,卫不和、伤风、风湿、中湿、中暑、阳明病、亡阳、柔痉、霍乱皆自汗”。金·成无已在《伤寒明理论》中将自汗、盗汗的病机归纳为“自汗之证,又有表里之别,虚寒之异焉。”“伤寒盗汗者,非若杂病之虚,是由邪气在半表半里使然也。”金元医家论述汗证多从杂病着眼。《丹溪心法·自汗·四十九》指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对盗汗则认为“盗汗属血虚、气虚”。明·李中梓《医家必读》将汗证按杂病与伤寒分别论述,眉目清晰,很有参考价值。张景岳《景岳全书·汗症》总结前人经验,提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将伤寒、杂病、自汗、盗汗等汗证统一起来,进行辩证论治,很有特色。
病因病机
1.1阳明热盛,手足汗出汉张仲景《伤寒论》208条"手足橄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220条"但发潮热,手足黎浆汗出,大便难谙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可见,手足出汗是燥屎内结的主要指征,是阳明腑证的主症之一.至金 成无忌《伤寒明理论 手足汗第九》认为:"四肢者,诸阳之本,而胃主四肢,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证也.阳经邪热,传并阳明,则手足为之汗出."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 手足汗》亦曰:"肠胃中有实热者,仲景承气症,谓手足戳橄然汗出,乃肠胃热甚而旁达四肢."可见,阳明热盛,津液受伤,未能遍身汗出,仅能从阳明所主的四肢旁达,故见手足汗出.
1.2脾胃湿蒸,旁达四肢盖脾胃主肌肉四肢,其病理变化常在手足反应出有关症状,饮食不节或外感湿邪,损伤脾胃,湿浊内生,蒸久化热,湿热旁达四末则为手足汗出,故历代大多数医家认为手足汗出多与脾胃有关,如明 孙一奎在《赤水玄珠 手足汗》曰:"手足汗乃脾胃湿热内郁所致,脾胃主四肢."明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中说:"脚汗为脾经湿热内文明用语于四肢,故令手足心常有汗,至冬阳气内伏而汗愈多,由此知其湿热内文明用语也."清 张璐在《张氏医通 汗》中曰:"手足汗,脾胃湿热,傍达于四肢,则手足多汗."《医方类聚 手足汗》认为:"手足汗者,热聚于胃,而津液之旁达也."清,何梦瑶《医偏》也曰:"手足汗,别处无汗,脾胃之热达于四肢也.脾胃主肌肉,四肢,热达于肌肉则体汗,若达于四肢则手足汗耳."所以,手足汗出缘于脾胃湿热蕴蒸,迫津为汗,旁达四肢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