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洗头啊

古代人洗头发的有淘米水、皂角或者猪苓。

先秦时,人们就用淘洗“稷”(糜子)的水洗头。淘洗谷物的水中含有碱性成分,能够帮助分离油垢,同时,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助于养护头皮和发丝。

猪苓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猪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后会有比较浓郁的香气。平常人就用皂角洗头发。

皂角树是一种在北方常见的树木,皂荚就是皂角树的果实。皂荚富含皂苷成分,把它捣碎加水就可充当洗发水、洗手液、沐浴液甚至洗衣液。

讲究一点的话,可以先把皂荚的皮、子剥掉,留取皂荚肉晒干,使用时用热水泡煮,浸出有效成分,制成的“皂荚汤”就是上好的洗发水了。

最晚到南北朝的时候,皂荚就已经成为一种家常日用快消品,已经全面商品化,一般的小店小铺里都有卖的。

秦汉时,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海录碎事?臣职?官僚》记载“汉律,五日一赐休沐,得以归休沐出谒。”

扩展资料:

古代洗涤剂:

古代山东文化典籍中,有多种洗涤剂的最早记载。

关于以粮食作物的浸泡液为洗涤剂,在《礼记·玉藻》中记有“沭稷而靧(hui)粱”。沭是洗发,靧是洗脸,稷粱是粮食作物。意思是用稷粱之潘汁(即今天所说的淘米水)洗头洗脸。从先秦到秦汉一直使用。

关于以草木灰的水浸液为洗涤剂,在《考工纪》中记载:“以涚水沤其丝”,是讲在染丝之前先以灰水沤丝。《礼记·内则》记载宫廷以灰水洗衣冠的事。近代农村仍沿用此法。

关于栏灰与蜃混合的洗涤剂,《考工记》有记载。蜃指贝壳灰,含氢氧化钙,与栏灰作用,即生成氢氧化钾,当它与丝表面附着的油脂作用,即生成钾肥皂。这记载表明我国在公元前四至前三世纪已在利用肥皂液的作用了。

关于猪胰的去垢作用,在《齐民要术》中已有记载。古人将猪胰腺研磨成糊状,混入豆粉、香料制成“澡豆”。后又以纯碱代替豆粉制成“胰子”,与今天的香皂相似。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古代洗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