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压按摩哪个部位最好

有助于降血压的穴位包括:太溪穴、曲池穴、百会穴、合谷穴、风池穴、内关穴、涌泉穴等。

1、太溪穴 - 位于脚踝内侧,跟腱与内踝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此穴能补肾滋阴,调节肾脏功能,有助于降血压。

2、曲池穴 - 在肘部弯曲时,位于手肘横纹外端凹陷中,属大肠经穴位,按摩它有助于疏通经络,对高血压有一定的辅助调理作用。

3、百会穴 - 位于头顶正中线上,前发际直上5寸,或当头顶正中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按摩百会穴有助于全身气血畅通,也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间接起到一定的降压作用。

4、合谷穴 - 在手背,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间,近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摩合谷穴可以帮助放松身体,减轻压力,从而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5、风池穴 - 位于颈部,枕骨下方两侧,斜方肌上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按摩风池穴可以舒缓头部和颈部紧张,对于因压力和疲劳引起的高血压有一定效果。

6、内关穴 - 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内关穴有益于心脏功能的调整,有助于心脑血管系统的保健。

7、涌泉穴 -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按摩涌泉穴有助于补肾益精,促进机体整体机能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