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太田痣?
外科治疗太田痣
1. 皮肤磨削法治疗太田痣
1) 标签:非手术,一至二级
2) 技术原理
磨削术治疗太田痣是通过对表皮和真皮浅层进行可控制的机械性磨削,磨削后,当创面愈合时,可改变皮肤表面的组织结构,使真皮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重新排布,残存的皮肤附属器(毛囊、皮脂腺、汗腺)会迅速形成新的表皮,创面几乎不留有瘢痕。对于程度较重的太田痣不能完全去除,可结合皮肤冷冻提高治疗效果。
3) 适应人群和禁忌人群
① 适应人群:适应于轻度的太田痣治疗。
② 禁忌人群
a. 血友病或出血异常者;
b. 传染性肝炎活动期患者;
c. 情绪不稳定,要求过高者;
d. 瘢痕疙瘩体质,尤其是好发部位;
e. 瘢痕较大较深者,增生性瘢痕、萎缩性瘢痕;
f. 皮肤损害疑有恶变的,或已确诊为皮肤恶性肿瘤的患者;
g. 皮肤局部有明显感染者;
h. 半年内有放射治疗史,或有放射性皮炎者。
4) 费用:200-600元/次
5) 技术方法
术前需做皮下麻醉,然后进行磨削。为使整个面部颜色均匀一致,面部都需均匀磨一遍。磨削后需覆盖凡士林油纱条和厚纱布。
6) 皮肤磨削术
皮肤磨削术( skin dermabrasion)又称擦皮术,是医学美容换肤技术在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磨削术常采用磨头磨削,对表皮和真皮浅层进行可控制的机械性磨削,修复主要靠表皮内基底层细胞和靠近基底层的棘细胞,以及残存的皮肤附属器如毛囊壁、小汗腺导管壁、皮脂腺导管壁等组织,当创面愈合时,可使皮肤表面的组织变化,并使真皮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重新排布,残存的皮肤附属器(毛囊、皮脂腺、汗腺)会迅速形成新的表皮,创面几乎不留有瘢痕,以完成治疗及美容的一种手术。太田痣多发生于真皮和真皮下层,皮肤磨削法治疗太田痣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轻度的太田痣治疗效果较好,对于重度的太田痣则可联合冷冻法治疗。
7) 风险和并发症
① 疼痛:多数人术后无疼痛或仅有轻微疼痛,可遵医嘱服用一般的止痛剂。
② 水肿:磨削后,有时会发生轻度水肿,一般3-6周可消失。
③ 皮肤发红:是磨削后最先出现的并发症,其存在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通常可在1-3个月内消失。④ 粟丘疹:常在术后2-6周发生,应到医院进一步处理。⑤ 瘢痕增生:可出现在磨削的任何部位,且女性为多。一般轻度瘢痕增生1年左右可自行消退、变平。必要时1年后再行皮肤磨削术,将增生瘢痕磨平。
⑥ 感染:发生率较低,主要是创面污染过重及术后处理不当引起。
⑦ 色素沉着:发生率较高,一般在术后1个月左右出现,2个月为高峰,多则6-12个月,少数1年多消退。
8) 疗程和恢复时间
术后5-6天可揭去外层纱布,术后10天可揭去油纱。磨削第一次后要间隔3个月才能进行第二次磨削。
9) 注意事项
① 面部有毛囊炎或痤疮时不宜做皮肤磨削术。
② 术后应避免阳光直射,可戴口罩或宽边帽等。
③ 术后两周内不可化妆。
④ 会暂时遗留色素沉着,一般3-6个月,最多1年可自行消退。
2. 化学剥脱法治疗太田痣
1) 标签:非手术
2) 技术原理
化学剥脱术是将剥脱性药物涂于面部太田痣的皮肤处,对皮肤进行可控制性的化学处理,在表皮剥脱和浅层组织缺血、结痂、脱落后,形成新生的、光滑润泽的表皮组织,以达到治疗太田痣的目的。由于太田痣多发生于皮肤的真皮层或真皮下层,化学剥脱法对于太田痣的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
3) 禁忌人群
① 近2-6个月内有施术区的手术,如睑成形术、去皱术、吸脂术等。
② 局部有细菌、病毒感染者。
③ 免疫相关性疾病患者。
④ 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
⑤ 近期接受雌激素、孕激素治疗者或正进行异维A酸治疗者。
⑥ 瘢痕体质者。
⑦ 精神病患者或情绪不稳定者。
⑧ 吸烟者或正在口服抗凝药者,皮肤愈合速度慢,不适合做化学换肤。
4) 费用:数百至千余元
5) 技术方法
皮肤常规消毒,在保护非剥脱区皮肤的情况下,蘸取剥脱药液,涂于太田痣部位,经过变白、转黑、结痂、脱落的过程。
6) 化学剥脱术
化学换肤的目的是通过化学试剂可控地破坏一定深度的皮肤,启动相邻表皮和附属器结构的修复过程,形成新的表皮和真皮上部,还可以促进真皮胶原重组,用新生的皮肤代替原来不完美的皮肤。太田痣的发生可能是由于一些黑素细胞向表皮移动时未能穿过真皮与表皮之交界,而长期停留在真皮或真皮以下所致。在真皮中部黑素细胞内含多少不一的黑素颗粒,散在于真皮胶原纤维之间。化学剥脱术对于太田痣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