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的碰撞?

小时候,奶奶总有一些“神秘”的小偏方。记得她曾给我下虫药,说不吃饭就是因为肚子里有小虫。但当我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些传统的方法并不总是科学的。私自为宝宝驱虫可能存在风险,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驱虫不当可能导致蛔虫在腹内乱窜,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驱虫的最佳时机

2-3岁的宝宝感染蛔虫的几率较大,但如果平时注意饮食卫生,城市家庭的宝宝在2岁内一般不需要驱虫。而且,福州的天气告诉我们,秋、冬季是驱蛔虫的最佳时机。这是因为蛔虫卵侵入人体后,需要2-3个月的时间才能发育成熟,而秋末冬初正是时候。

细节决定成败

预防蛔虫病要从细节做起。教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不喝冷水,饭前便后要洗手,经常剪指甲,不要吸吮指头,玩具也要经常消毒哦!

科学育儿

私自为宝宝驱虫可能存在风险,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让我们一起守护宝宝的健康,让病从口入成为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