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咪中毒了吗?解胎毒3方法

孕妈咪中毒了吗?解胎毒3方法 有些孕妈咪可能会发生排便不顺畅,亦或是皮肤上莫名出现一些深色的斑点,甚至起了好几处痒到不行的红疹,在四处求医后,才知道原来这些症状是「胎毒」。究竟什么是「胎毒」,是一种毒物吗?该如何治疗及预防?

高雄市立中医医院主治医师吴翰德表示,以现代的理论而言,孕妈咪为了补充宝宝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营养,体内的代谢速度会变得旺盛,体质也会较为燥热,身体机能因为饮食、作息、情绪或压力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加上体内受到荷尔蒙的影响,引起生理上的问题,容易出现上火聚毒的症状,导致胎斑及胎毒上身。

胎毒和胎斑是一体两面的表现,主要成因乃自孕妈咪身体尚未适应荷尔蒙改变所带来的生理变化,呈现于不同部位,例如:身体皮肤会出现红肿、长痘疮等类似过敏症状,冒出痒疹而引起皮肤搔痒;尿液的颜色比以前还要黄;胀气或便秘等肠胃不适,这就是民间俗称的「胎毒」发作。胎毒并不是毒,如果孕妈咪无法调适面对生理的转变,也不懂得控制饮食和调整日常生活习惯,在气血积聚之下,体内的毒邪会导致气血混乱,进而增加胎毒发作的机率。

皮肤发痒,原来是胎毒作怪!

在传统中医上,胎毒其实是孕期常见的「妊娠搔痒症」,被现代西医称为妊娠皮肤病的一种症状,指的是孕妈咪出现与妊娠相关的全身性或局部的皮肤搔痒情形。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发生妊娠搔痒症有两种可能,其一,如果孕妈咪的血压偏低,脸色较苍白,舌头颜色偏淡,皮肤状况干燥,甚至产生白屑或龟裂;疹子的颜色偏淡,较不明显;皮肤看起来没有异常的红肿及凸起,但长时间却莫名的发痒;经常有抓破的血痕,亦或是色素沈淀的症状,乃是因为「阴亏,精血有限,聚以养胎,阴分必亏」,意即平时阴血偏虚,在怀孕期间,阴血又会下聚以用来养胎,于是造成阴血亏虚加重,血虚导致肌肤失去血液的润泽,生风化燥。其二,部分孕妈咪的皮肤上则可能会出现红肿、痘疮、脓疱、痒疹抓破出水,或是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且类似荨麻疹的突起膨疹,之后又消失,没有特定好发处的搔痒症状,疹色较红,周围常有白色晕圈;容易便秘、口干舌燥、舌头较红、尿液的颜色偏黄或茶色,则可能是因为「曰气滞,腹中增一障碍,则升降之气必滞」,也就是因为腹中的宝宝日渐长大,阻碍到孕妈咪体内的代谢循环,使气机不畅,水分代谢也失调,郁久化热,湿热薰蒸在肌肤上,进而造成皮肤搔痒情形,甚至出现红疹及脓疱等突起物。红疹所带来的搔痒情形,好发部位通常从腹部妊娠纹处开始,接着扩散到手掌与脚掌的四肢、手肘、腋下、脖子及身体其他部位较容易流汗的皮肤皱折处,肚脐周围则较鲜少会有搔痒症状。

事实上,这些搔痒情况会随着个人体质及所处环境而有所不同,如果孕妈咪待在闷热且干燥的环境,搔痒症状便会加剧,又或者怀孕前的肌肤较为敏感者,亦或本身是异位性皮肤炎的患者,妊娠搔痒症也随之表现得较明显。换言之,妊娠搔痒症在中医理论上来说,乃由于孕妈咪体内胎毒所引发的一连串生理反应,但现代西医并未明确证实其病因,仅指出可能与怀孕期间的肚皮绷紧有关联,亦或是妈咪对于宝宝的免疫反应所造成的症状。

如果孕妈咪的胎火过于旺盛,腹中的宝宝易受到母体内蕴藏的毒邪影响,或是坐月子期间吃了过多的补品、精神压力太大、睡眠品质较差,均可能让体质燥热,进而形成「毒」,特别是妈咪亲喂母乳时,这些毒就透过母乳传给宝宝,导致出现一些胎毒引发的症状。吴翰德医师强调,在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生后6个月内只要发生皮肤病、高烧、感染、发炎、呼吸急促、不明原因啼哭、尿液颜色偏黄、便秘、眼屎多、心包膜炎、癫痫或抽搐等神经方面的症状,都视为受到胎毒的影响。

除了中医所提出的新生儿胎毒理论外,部分西医相信胎毒会影响新生儿,只是西医指称的胎毒是成因不明的「新生儿荨麻疹」,又称毒性红斑,也有可能是新生儿痤疮、尿布疹或湿疹等,通常在宝宝出生2、3天后,发生于双颊、腹部、背部及四肢上类似一种针尖大小、黄白色的丘疹,并在周围覆有一片红斑,一般言言,在宝宝出生约2周会自然消退。

孕妈咪中毒了吗?解胎毒3方法 勿听信偏方,求助专业医师

有些孕妈咪饱受胎毒之苦,却迟迟不敢就医,一问之下,竟然是怕服药治疗会对胎儿产生副作用,因此,宁愿忍受胎毒所带来的不适,也不肯进行治疗;有些孕妈咪则是听信民间的偏方,涂抹成分不明的药膏,这种治错本的方法往往使胎毒发作的情况更加严重,同时也可能会伤害到胎儿。

吴翰德医师建议,若孕妈咪的妊娠搔痒症状过于严重,进而影响到日常生活,可至中医医疗院所由专业的中医师依据个人体质进行评估,按照比例调配出不会伤害胎儿的口服药膳,以清热解毒;病症较严重时,不妨请医师辅以祛风止痒的外擦药膏或药水,像是高雄市立中医医院就有专门调配的养肝茶、涂抹在皮肤上的外用止痒及去斑药膏等,降低胎毒带来的不适感。只要孕妈咪听从专业医师的指示,配合治疗,勿听信民间偏方,就不会对胎儿产生负面的影响。

基本上,当皮肤开始出现搔痒症状时,建议穿着棉质透气而非毛料质地的衣物,避免与皮肤发生磨擦,造成搔痒加剧。除此,孕妈咪还必须注意几点,不应长时间处于潮湿且闷热的环境;身体大量流汗后要洗澡,保持肌肤干爽;洗澡水不宜调成过热的水温;请教专业医师的意见后,将家里平时的沐浴用品换成中性或天然成分为主,避免皮肤缺乏油脂,方能降低身体干燥搔痒的症状。

简单来说,倘若孕妈咪的体质本身就偏向燥热,又或者是已经出现皮肤搔痒、便秘等症状,应该适时求助中医师或西医师的帮忙,针对个人体质、月分气候或怀孕周数来辨证施治。不过,除了使用药物治疗外,孕妈咪也要在平时做好肌肤的保养,例如:皮肤较为干燥的孕妈咪,可以适当涂抹一些乳液,滋润肌肤;皮肤偏向油性的孕妈咪,则应该避免使用化学产品,过度清洁肌肤,如此一来,便能有效舒缓孕期皮肤搔痒所带来的不适感。

3妙招解决胎毒

吴翰德医师指出,如果妈咪事先有生育的计画时,可以尽早开始透过食疗及正常的生活作息来调理体质,毕竟预防胜于治疗。

1 避免油腻类及辣味的食物、发物

胎毒不外乎孕期荷尔蒙的改变、容易上火的燥热体质及嗜食辛甘热物所诱发,因此,孕妈咪应借由饮食调理,尽量少食用油炸、烧烤或辛辣的食物,且须避开容易诱发皮肤发痒的食物,也就是中医俗称的「发物」。发物多为过敏原类的食物,例如:虾蟹、笋子、鹅肉、鸭肉、热性水果等。如果孕妈咪本身就是过敏性鼻炎、湿疹等过敏症状的患者,孕期又常摄取这类好发性的食物,胎中的宝宝诱发过敏的机会也相对增加许多,导致宝宝成为过敏体质的机率变高。

此外,如果家中长辈经常为孕妈咪烹调补品也必须多加注意,虽然为求确保母体与胎儿能摄取足够营养,但过量进补反而会使身体燥热,产前更容易出现妊娠搔痒症,也可能因此将胎毒传给宝宝,加上每个孕妈咪的体质都不同,有些体质不适合食用过多奶类制品、鸡蛋或燕窝等,会大量产生组织胺而产生过敏反应。

胎斑

由于孕妈咪的体质和内分泌产生变化,高量的女性荷尔蒙及血清促黑素,造成皮肤黑色素细胞变得较为活跃,因此,有些妈咪的 *** 、乳晕、腹正中线或 *** 皮肤会慢慢变深,产生「暂时性的色素沉淀」。

在这段期间内,孕妈咪全身皮肤可能开始出现红疹或黑斑,原先身上就有的黑痣或脸上的雀斑也变更深,甚至脸上两侧的脸颊、额头及鼻梁等部位,出现浅褐色或咖啡色的斑点,这些异常斑点就是俗称的「胎斑」。大多数的妈咪生产后,体内雌孕激素分泌会渐渐恢复到怀孕前正常的平衡状态,因此,皮肤上的胎斑便会自然减轻或消失不见,亦可以透过日后的养生食疗方法来消除或淡化胎斑。

孕妈咪中毒了吗?解胎毒3方法

2 挑选对的天然 食材

除了对较油腻、辛辣、生冷类的食物及咖啡、菸酒忌口外,也必须选对食材,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并且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将体内的杂物尽快排除干净。

若怀孕后期,胎毒的情况日渐加剧,孕妈咪可以适量食用一些芝麻糊、豆腐花、白莲须、莲子、绿豆汤等偏凉的天然食材,有助清除体内的毒热,减少胎儿日后受胎毒所苦。吴翰德医师提醒,怀孕6个月后可以喝常用于助产和清胎毒的白莲须水,材料为白莲须3元、鸡蛋2个、冰糖适量、水6碗,作法是将白莲须与连蛋壳的鸡蛋放入水中,煲滚后再以慢火煲45分钟,最后以冰糖调味就完成,有助防止生产时大量流血的功用,而白莲须是莲花的花蕊,属平性,具补肾养胎、消热毒之效。

不过,由于目前坊间太多的食材都是透过加工制作而成,有些标榜天然食材的成分仍还被检验出含过量的重金属,因此,孕妈咪务必到合格且值得信赖的老字号中药行挑选。对于一些来路不明的凉茶或青草茶等退火茶饮,吴翰德医师不建议孕妈咪食用,严重可能会导致子宫虚寒,进而流产。

惟须注意的是此类特性偏凉的食物不可食用过量,过量可能会损害到脾胃,影响其运化功能,进而出现腹泻便溏、降低摄取食物营养的功能,使身体阳气不足,产生面色苍白、手脚冰冷、精神疲乏等症状。总而言之,必须了解个人体质,认识本身的体质与食物之间所依存的健康关系,才能吃出健康,有效预防疾病。

3 适量运动,充足睡眠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之余,孕期多运动也是相当有帮助,适时适量,避免造成身体负担太大,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外出时,要做好防晒工作,避免日光直接照射皮肤,降低对皮肤黑色素的 *** 而造成妊娠斑加重情形发生。

孕妈咪每天必须保持积极正面的态度,拥有愉快平和的心情,不仅睡眠充足,也能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手机和电脑的辐射,有助身体代谢机能的正常运行及胎毒的消退。

吴翰德

学历:中国医药大学学士后中医学系、高雄医学大学医学检验学系、高雄医学大学医学检验学系硕士

经历: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中医部主治医师、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中医部住院医师、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中医部实习医师、中医内科专科医师、中医针灸科专科医师、中医内科医学会理事

现职:高雄市立中医医院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