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巩固肝肾→耳后颅息防治
惊吓,中医又叫惊风,主要是因外在剌激引发,表现是心神不宁、魂不守舍、嗜睡、遗尿,严重的可导致晕厥,或精神失常。防病养生时,应从内外两个方面下手,巩固肝肾功能,避免外在因素剌激。惊风发生后,可按摩颅息穴,或用针灸针剌四缝穴,可将惊风病症消除。但体质虚弱的人,应继续巩固肝肾功能,稳定情绪使心神安宁,方可从根本上消除凉风病症,方法是服用具有养心安神,增补肝肾功能的中成药,而且平时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中医认为惊恐伤肾,可导致肾功能下降,膂气不能上济心神而出现心肾不宁,于是心神浮越,头脑昏聩,有嗜睡现象。而肝木的功能需肾水滋养,若膂气不足,就会出现魂不守舍的病象。病人会因此感到尿多,但如厕后,却很少有尿排出。增强肝肾功能的方法主要是按摩肝俞和肾俞两个腧穴。按摩完要闭目养神,使心神归附心腑。调节之中要选择安静的场所,避免外界噪音影响心神。体质虚弱者易受剌激而引起惊风病症,更要注意环境安静。
颅息穴在耳后青脉络处,用此腧穴调理惊风病症时,可直接用拇指点按该腧穴,也可用针灸针点剌放血。这样侵入经脉的风邪,即可随着出血而排出。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惊风比较严重的人,如感到心脏难受,夜里无法入睡,轻微的响动便会感到惊恐。调理时可配合针剌四缝穴的方法,即先用针灸针对颅息穴放血,再针剌双手指中节的四缝穴,针剌完要将出血点挤一下,严重的惊风患者可有血水流出,有时会非常粘稠,主要是风邪入里较深所致。
成人受惊吓后,常会忽略养生细节,而导致病症加重。如常感到全身乏力,总是睡不醒,这是心肾功能严重紊乱的表现。艾女士在惊吓后,没有及时调理,结果上述症状加重,体质非常虚弱,经常出现惊吓病症,例假也开始不规律。中医建议她吃安神补脑和滋养肝肾的中成药,并对她的颅息和四缝穴放血,很快病症便获得痊愈。中医又建议艾女士做腰部运动,增进子宫的气血循环,提升自身的抗病能力,她的例假很快就恢复了规律性。
患有心脏或癫痫病症的人,平时要注意防治凉风病症,因惊风可诱发心脏或癫痫病症,有时会引起严重的后果。要避免接触吵闹和陌生的环境,同时应多休息,养护心脏气血和脑神经。被惊吓后,若能自控,最好及时按摩颅息穴,平复心神,防止旧病加重。假若惊吓严重,要服用镇静安神的药物,或由家人送至附近医院救护。如冠心病患者,在受到惊吓后,心跳会在短时间内加快,而冠状动脉狭窄,不能及时供应血氧,可导致该病症复发。而患有严重癫痫病症的人,惊吓后,可出现抽风症状,常会危及生命,或导致舌头受伤。
糖尿病人或患有严重肾脏疾病的患者,在受到惊吓后,也需要及时调理。这两类病人肾脏功能虚弱,惊吓后不但会出现惊风的病症,也会加重糖尿病和肾脏疾病,对病症的康复不利。防病养生时可按摩颅息穴,并用双拳敲打后腰,增强肾脏的功能,防止惊风病症出现或与旧病合并。老年患者在出现惊风病症后,最好由子女陪护或专人照顾。高龄患者身体非常虚弱,再受惊吓,往往会引起晕厥病症而危及生命。假如因惊吓而晕厥,应立刻点按人中穴,并请医生急救。康复期间可按摩颅息穴,提升老人的心脏功能。
小儿是惊风病症的主要病发者,原因是禀赋不足,身体的气血功能不旺盛,在受到外界剌激后,就会引发惊风病症。但小不能言语,受到惊吓后,无法表明自己的感受,常以哭闹告示父母。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缺乏养生常识,当小儿出现哭闹后,往往会以为孩子饿了。这就会导致惊风病症加剧,严重的可引起小儿抽搐,或进一步引发成癫痫病症。有癫痫病症家族史的家庭,惊吓会诱发小儿病发癫痫病症,应引起家长的重视。若食指靠近拇指一侧出现青脉,也就是常说的青筋,或鼻根部位的颜色为青色,说明小儿患有惊风病症,要及时调理。
成人在睡梦中会因做噩梦而受惊吓,若遇多风天气就会患惊风病症,主要是因肝肾阴虚所致。在按摩颅息穴调理的同时,最好喝滋补肝血的营养品,使肝阳平复,消除噩梦的根源。惊吓过度的人在患病期间,最好减少房事,主要是房事可引起肾虚,不利于凉风病症的康复,而房事后惊风病症加剧,又可使睡眠中出现噩梦。特别是女性例假后,身体气血亏虚,在惊吓过度的情况下强行房事,会影响例假的周期,而出现闭经病症,损伤子宫的健康。
惊吓过度患者的睡眠环境应安静且干爽,不能潮湿,更不能寒凉。因惊吓后心肝的气血紊乱,肾脏的抗病能力会下降,潮湿或寒凉的病邪,可直接侵入心窍中,引起癫症,也就是中医常说的胡言乱语。出现癫症后,一是及时就医,二是可在患者的心俞穴上抜一罐,将淤滞在心脉中的淤血吸出,潮湿或寒凉病邪便会随之消解,癫症即可痊愈。但在康复期间,最好配合按摩颅息穴,这样能加快康复的速度,有益于心窍的疏通,可根据病情增减按摩的时间。
惊吓既是病因也是病症,受到惊吓后,要及时进行调理。不要错过时机,而使病邪深入心脉,导致更严重的病症出现。特别是家有高龄老人和小儿的人,要增强防患惊风病症的健康观念,提早防治才是最理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