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公的血压老是降不下,吃什么都不没效果,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基础。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关键所在。高血压的治疗分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两类。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各种降压药物只能针对高血压病理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有时虽能取得一时的降压效果,但常顾此失彼,导致一系列副反应的产生,有些甚至是长期和严重的,如精神抑郁、阳萎等等。这些情况即使在使用多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时也不能完全避免,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及医疗保健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实践证明,很多行之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可以使一部分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且不存在药物治疗伴发的不良作用。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及医疗保健的主要措施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 以下谈一些具体的措施及方法。 1、合理膳食 饮食与高血压有很大的关系。摄盐过多可使血压升高,饱餐与甜食易使人发胖,肥胖易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中,既要保证充分的热量、脂肪和必需蛋白质,但又不宜过量。适当的多吃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如各种豆类及豆制品、蛋清、牛、羊、猪的瘦肉、鱼肉、鸡肉等。尽量少吃或不吃动物的内脏,因为动物内脏富含胆固醇,易使血脂增高。提倡多吃新鲜的蔬菜和瓜果。蔬菜中富含纤维素,对于老年人来说,还可以防止便秘。各种蔬菜和水果中富仿维生素C,可以调节胆固醇的代谢,控制动脉硬化的进展,降低血压。 主要的膳食要求如下。 (1)低盐饮食 我国人群每人每日平均食盐(包括所有食物中所含的钠折合成盐)为7~20g,明显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人每日进食盐6g以下)。主要原因如下: 1)人们对进食大量的盐易导致高血压认识不足; 2)在烹调时放入了含盐高的调料(如酱油、黄酱、豆瓣酱等); 3)我国膳食结构的特点是副食少,主食多,为进主食就得在副食中多加盐; 4)由于长期传统的影响,人们喜欢食用盐腌制品,这样就在人群中形成嗜盐的习惯。钠盐摄入量与血压呈量效关系。有研究显示,每日摄入食盐5~6g,血压下降8/5mmHg(1.1/0.7kPa)。每日摄入食盐2.5-3g,血压下降16/9mmHg(2.1/1.2kPa)。绝大多数人都能承受中等量钠盐(5-6g)摄入限制。对于血压正常者,低盐饮食可以预防高血压。低盐饮食对热环境中重要营养物的摄入及运动耐量并没有影响。限制钠盐的摄入不但降低血压而且可以减少药物剂量,因而使药物的不良反应减轻。一般来讲,人们每日从食物中摄取的盐约为2.5-4.5g,如果将每日盐量控制在6g以下,做饭和吃饭时另加入的食盐量应少于2-3g。 进行低盐饮食的一些具体措施有: 1)多吃天然食品,少吃或不吃加工好的食品。天然食品中钠含量低而钾的含量较高。多数加工好的食品中加入了钠而去掉了钾。 2)在做饭时不加盐,但为了保持口感,可在吃饭时加少许食盐。 3)浊吃隔夜饭菜。 4)不吃或少汔快餐,多数快餐中钠含量高。对于那些口味较重的人,应该逐渐减少食盐的摄入,不追求一步到位。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估计食盐的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瓷勺一平勺食盐约为18g,瓷勺一平勺酱油相当于食盐3g,咖啡勺一平勺食盐约为3g一小撮(用三个手指尖)食盐约为2-3g,患者可根据需要和可能情况进行应用。 (2)补充钾、镁、钙 限制钠摄入可能会相应增加钾的摄入和因减少利尿剂的应用而使钾的排出减少,因而使体内钾量增加。含钾量较高的食物有黄豆,小豆、绿豆、豆腐、土豆、大头菜、花生、海带、紫菜、香蕉等。钾添加剂能使血压下降。和血压正常者相比,高血压患者钙的镊入减少且尿中排泄增加。研究显示,每日补充1-2g钙可以降低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补充钙盐的反应相对较差。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由于高血压患者为了减少饱和脂肪酸和钠的摄入而减少牛奶和奶酪和摄入,从而不经意的减少了钙的摄入。患者每晚睡前喝牛奶1-2杯,可以帮助降低血压,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2、适量有规律的有氧运动 运动可以调节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同时也可以增强心血管的功能,促进脂质代谢,控制肥胖,并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但是,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应选择适当的项目,不宜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而要量力而行。鼓励那些有运动习惯的人尽量延长他们能运动的时间。根据高血压患者个体健康状况、年龄以及个人的爱好来决定运动量。走路或骑自行车是最适合的有氧运动。如果没有特别情况,应该每天运动1次,每次运动场30min,每周运动5次,使运动目标心率达到期170-年龄,例如,一个50岁的患者,其目标心率为120次/分。要养成一种习惯,从而使高血压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运动训练要包括大腿及手臂的大肌肉群的活动,而避免仅限于小肌肉群的静态的收缩运动。对老年人此点特别重要。 3、减轻体重 饮食中脂肪的增加会增加有肥胖倾向者肥胖的危险,体重增加明显者应减少脂肪摄入。合理的饮食既可以保证集体必需的营养,又可以控制肥胖,是高血压防治中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适量的有规律的有氧运动也是减轻体重和保持体重稳定在一个理想水平的有效方法。 4、戒烟限酒 吸烟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不论有无高血压都不应吸烟,吸烟者应戒烟,并应减少或避免被动吸烟。大量研究表明,过量饮酒会使血压明显增高。对于喜欢饮酒的高血压患者,应该劝其戒酒或少量饮酒。大量饮酒可使血压持续升高,易诱发脑血管意外。实在不能戒酒者,主张饮用少量红葡萄酒,因为少量红葡萄酒可以扩张血管。 5、保持心理平衡 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和其它一些慢性病重要原因之一,对有精神压力和心理不平衡的人,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需做长期细致的工作,一方面靠政府与政策的力量改善大环境,另一方面则靠家属与社区医师做耐心劝导,帮助这些人参与社交活动,如参加体育锻炼、绘画等,在社团活动中倾诉心中的困惑,得到同龄人的劝导和理解。要积极调动患者自身的潜力,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娱乐。 高血压的治疗贵在控制,实现高血压的控制贵在坚持,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只要日常生活中细心注意,将会大大有益于的血压控制。相信广大高血压朋友们,只要肯下决心,意志坚定,这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4 谨防治疗误区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患者都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虽然方便,但实际治疗过程中却存在不少误区,有些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治疗高血压须走出这样的误区。 误区一:不测血压服药 许多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平时感觉无不适时少服或不服,一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就加大药量,殊不知,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不测血压,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恶化,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误区二:间断服药 有些人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好转,血压降至正常,即认为已“治愈”,便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再用药使血压下降后再停药,人为地使血压降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这样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不仅能使病情恶化,使机体产生耐药性,而且还会导致“高血压危象”。 误区三:无症状高血压不服药 一些高血压患者血压虽然很高,平时却无任何自觉症状,由于身体没有其它不适,这些人很少服药或不服药,从病理学方面讲,无症状高血压长期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又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误区四:降压过快一些高血压患者治病心切,常常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降血压,数天内血压大幅度下降,降压过快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塞等严重后果,这种教训是深刻的。 误区五:睡前服药 有些高血压病人喜欢睡前服用降压药,认为这种治疗效果会好些。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人在睡眠后,全身神经、肌肉、血管和心脏都处于放松状态,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如果睡前服药,两小时后正是药物的高效期,这样就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从而使血液内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阻塞心脑血管,引发缺血性心脑中风。 误区六:滥用乱用高血压药品 高血压按其病情及其它器官的损害情况分为3级4 组,对各级高血压的治疗用药有所不同,有些人患高血压后,不按医嘱服药,而是按照别人治疗高血压的用药处方用药,或者偏信广告中的好药,这样就势必出现治不对症、药不对病的情况,延误疾病的治疗。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时,除避免上述误区之外,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达到既有效地控制血压稳定,又减少并发症的目的,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 5 降压药的使用 降压药分下列几类:1,利尿剂。如HCT。2,B-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3,CCB。如波依定。4,ACEI。如蒙诺。5,ARB。如代文。6,a--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7,a--受体阻滞剂+B-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8,复方制剂。如北京降压0号。9,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10,中枢降压药。如可乐宁。等。 如果您有高血压,医生会根据您的各种情况为您选择一种或几种药物。通常是从一种药的小剂量开始,经过一段时间,如果血压未降至预期水平,则逐渐增加剂量。如果某一种药物用到最大剂量,血压仍不能充分下降,就可以换用另一种药物,或加用另一种药物联合使用。总之,选择对您量适合的药物种类与剂量需要一个过程。理想的结果是采用最低剂量和最少种类的药物使血压得到充分控制,并且没有明显不适的副作用。 6 降压药效果不好怎么办 许多人反映,吃了许多药,血压还是降不下来,怎么办?让我们先分析一下降压治疗效果不理想可能的原因。 一是测量血压有偏差。有的高血压患者一见医生就紧张,血压就会升高,这叫“白大衣反应”。所以,在门诊检查时血压相对比在家里测要高。遇到这种情况先别急,在家里每天定时测一段时间,相对比较平稳的数字比在医院里所测量出来的数字可能更真实。千万不要一看血压没降下来就增加药量或换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 第二种可能是用药不当或者剂量不够。有些患者光用一种降压药,血压仍然持续升高,这时应告知医生考虑加用第二种降压药联合应用。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降压效果转好,如果降压药物剂量不恰当,就及时调整,再仔细观察,直到确实合适的剂量。也有的病人是没有遵医嘱,服药时间不够长,降压未到最佳疗效就停药,而影响降压效果。长效制剂有平稳降压的优点,一般服药后一周起效,两周显著,六至八周达最佳水平。 第三种可能是存在某些使血压升高的负面因素,如情绪紧张、睡眠不好、吃得太咸等等。这些非药物因素对血压的升降影响很大,因此要尽量去除,以改善药物治疗的效果。 第四种为其他问题,如某些疾病引起了继发性高血压,或患者本身得的是顽固性高血压,不容易治好。要弄清这些,需进行全面的检查,或者请经验丰富的专家确诊。 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不明显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人是血压波动大,有人是血压稳定但持续偏高,这与许多因素有关。要强调的是,病人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有计划、有规律地用药,这样相当一批患者血压会有明显下降。 7 血压下降可以停药吗? 血压降下来可以停药吗? 高血压可分为两种。约90%的高血压病人至今仍病因不明,这种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约10%的病人的高血压源于其它疾病(多为肾源性),这种高血压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对继发性高血压病人,如果找到病因,并加以纠正,可能通过手术等方式根治。但对原发性高血压而言,目前还没有药物能消除其病因。所有降压药都只有在服用期间有效,停药后血压又会回升。因此,高血压病人应该长期坚持服药,保持血压的稳定。切不可吃吃停停。只要认真应用现有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稳定控制血压,就可预防心脑肾眼底血管疾病的发生,也就是说,您完全可以帮助自己把握未来。所以千万不能自行停药。 8高血压治疗的ABCDE方案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应遵循以下的ABCDE方案,有利治疗疾病和控制病情。 A:指使用阿斯匹林和ACEI。 B:指控制血压和使用B--受体阻滞剂了。 C:指调脂和戒烟。 D:指控制饮食和治疗糖尿病。 E:指健康教育和运动。 附:降压治疗一二三(原作作:听柳) 一、初次发现血压高 对于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应首先做心电图、肝肾功能以及血液生化检查,以利于随后的系统、有效治疗。高血压治疗不能单纯依赖药物,而要先进行适当的休息、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加强体育活动,减轻体重,避免情绪激动及精神紧张。通过上述措施,部分患者高血压可以明显下降,甚至恢复到正常范围。而只有经过1~2个月的观察,血压居高不下者(或者下降不满意)才需考虑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治疗。 二、服降压药后出现不适 部分高血压患者服药后会引起头胀、心慌、干咳、低血钾等。但是,只要遵循下述原则服药,即可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①用药之初,应先从小剂量开始。如每次服半片或1/3片,(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逐渐加至正常剂量,或采取饭后服药的方法;②搭配服用(目前提倡联合用药)。如服药后心率加快,可配合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康可等),如服用排钾的利尿剂(双氢克脲塞等),可适当补充钾或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和水果;③服用易引起浮肿的降压药时,可同时服用利尿剂。总之,不可因为降压药一时带来的不适症状而放弃继续服用。有些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人会逐渐适应。 三、老年人血压不稳定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随下列一些特点:①是多见以收缩压增高为主,也易引起波动和产生不适感;②是体内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减退,所以对血压的调节功能降低,易出现血压大幅度波动;③是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④是多伴有脏器功能受损,因此常导致降压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或排泄过程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老年患者服用降压药不可千篇一律,要强调个体化。老年高血压患者尽量能做到;①自备血压计。②能够准确测量血压。③对常用降压药物要有一定的了解。④按时定位测量血压,要间断去医院复诊,请医生根据您血压波动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用药指导。 附:降压治疗不能急于求成(原作作:听柳) 有些首次发现高血压的病人非常焦急和害怕,因而迫不急待地想把血压立即降下来。殊不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降血压过急过快除了可引起头晕、头痛等反应,还可能导致脑梗塞。 高血压病人,尤其是血压已增高多年而没有出现自觉症状的患者,身体已适应了这种“高血压状态”。如果使用强效的降压药,使血压过快过多地降下,则会造成大脑供血不足,病人就会感到头晕、头痛,反而很不舒适。此时如果病人又有脑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血液黏稠就很容易酿成脑梗塞的恶果。因此,高血压病人降压切不可急于求成,2、3级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更应循序渐进。应在医生指导下,使血压逐步下降,争取在3~5天左右使血压下降至正常值。如果是2级以上高血压病人,则降压过程还应延长,一般可在1~3周使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