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热怕冷的偏方

随着年龄的增大,脾胃功能减弱,容易出现 胃胀、胃疼等胃寒 的典型症状。此时如果吃得太多无法消化,又可能积聚生热,出现 口干、口臭、反酸、烧心等热 的问题。

这个时候寒和热两方面夹杂在一起,就是我们所说的 寒热错杂证 ,这也是中老年朋友脾胃问题中最常见的一类证型。

现代人的脾胃病,多半都和寒热错杂证有关。那么,如何判断您自己是不是寒热错杂体质呢?

食物是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营养的成分往上走,中医把这个过程称之为 升清 ;而糟粕的部分往下走,通过肠道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则叫做 降浊

脾胃是人体的中焦部位,是人体的一个升降枢纽 。所以,当脾胃升降失常时,中焦以上的部位就会常常出现热的症状,而中焦以下的部位则常出现寒的症状。

有寒的症状 :腹痛、腹胀、腹泻、肠鸣、怕冷

有热的症状 :口臭、口苦、反酸、喜冷饮、烧心

当您出现 胃脘胀满、憋闷等脾胃不通 的时候,如果 同时有寒和热两方面 的症状,那么就有可能是中焦的寒热错杂问题。

半夏泻心汤是方书鼻祖《伤寒论》中最典型的调和脾胃、升清降浊的方子,可以寒热并治。

半夏泻心汤

药材 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大枣、人参、甘草

功效 干姜和黄连起到辛开苦降的作用。半夏也是辛味药,可以降逆止呕,辅佐干姜。黄芩也是苦的,增强苦降作用。人参、甘草、大枣可以补益脾胃。

适用症状 胃胀满、反酸水、咽部不适、呕吐、腹泻、滞下、肠鸣都是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脾涩的症状。这时可以用到半夏泻心方来治疗。

01 桂枝

桂枝味辛、略甜,性温,能够驱胃肠、血管中的寒气。

桂枝甘草干姜汤

药材 桂枝6-9克、干姜6-9克、炙甘草3-6克

用法 加上200-250毫升的水,用小火煮15分钟,去掉药渣后,可以一次或分两次喝完。

禁忌 但是胃里有火以及肺里有火的人不适宜喝。

02 干姜

干姜可是药食同源的宝贝,它取的是姜最老的地方烘干而成,温中效果最强。

专家用它搭配大枣,制成了健脾和胃的美味饮品—— 姜枣饮 ,特别适合脾胃虚寒的人饮用。

姜枣饮

药材 老姜3片、烤大枣3枚

用法 煮水每日饮用

功效 健脾温中、和胃止呕

禁忌 阴虚火旺、中焦湿热者慎用

03 花椒皮

如果是上寒下热,腿脚凉。有一个特别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用花椒皮来暖脚。

花椒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更具有温经活络,消炎散寒,缓解疼痛的作用。

平时看电视时,脚踩在这些花椒皮上(干的),不仅按摩了脚底的穴位,还能暖阳气、散寒气。

提醒 花椒皮可以反复使用,注意保存得当,不用的时候用塑料袋装好系紧,不要让花椒皮的气味散掉,可以用半年左右。

有脾胃升降失常的人群除了日常调理,平时应少吃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注意脾胃的保暖,调情志,让自身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