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偏方补气?
气虚,一般多指“中气不足”或“元气虚衰”的证侯。主要是指气不足导致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多由饮食失调、劳倦伤脾、每致中气受伤,而见肢体乏力,神疲,食少,气短等症。虚则补之,由于气虚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因此,临床上治疗气虚多从肺、脾胃、肾等脏腑着手,常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方一四君子汤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组成人参(去芦)、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6克功用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现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方解人参益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用法水煎服。
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能够纠正胃肠功能紊乱,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保肝护肝、抗贫血、抗突变和抗肿瘤等作用。
方二参苓白术散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组成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各500克,白茯苓、人参、炙甘草、白术、山药各1000克,白扁豆750克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现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湿盛者。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方三党参枣米方来源《百病食疗妙方》组成党参30克,大枣30克,糯米250克,白糖50克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体虚气弱,身倦乏力,食欲不振,便溏浮肿等症。
用法先将参与枣,温水泡发,入砂锅煮半小时,捞出参与枣,留汤汁用;糯米洗净,加水适量放在大碗内上锅蒸熟后扣在盘中,把枣摆在上面,再把汤汁加白糖煎成粘汁,浇在枣饭上,即可食用。常人食用增强体质,有益健康。
注意事项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禁用。
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党参具有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升高血糖、抗炎、抑菌等作用。
方四乌鸡汤来源《滋补养生药膳》组成雄乌鸡1只,胡椒、陈皮各6克,良姜3克,草果2个,酱50克,葱、姜等调料适量功用补中益气。
主治适用于体质虚弱、病后;产后补益服用;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脘腹冷痛者。正常人佐餐也可服用。
注意事项胃热之人服用,最好去草果、良姜等辛温之物。
用法将鸡宰杀后去毛、内脏,洗净,切成块状。鸡块与以上诸药、姜末、葱、醋、酱调拌均匀,入瓷罐内封口,隔水煮熟。吃肉喝汤,不拘时服食。
方五生姜米醋炖木瓜来源《养生药膳》组成木瓜500克,生姜50克,米醋500功用补气益血,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主治病后体虚,产后缺乳,慢性胃炎,吃鱼虾过敏等症。
用法木瓜、生姜洗净,切片。与米醋同置砂锅中于文火上炖熟。
注意事项在操作至文火上炖熟时,加入八珍膏一汤匙。以增强补气益血之功效。
方六补虚正气粥来源《养生药膳》组成黄芪30克,人参10克,粳米90克,白糖适量功用大补元气,健脾胃。
主治劳倦内伤,五脏虚哀,年老体弱,久病羸瘦,心慌气短,体衰自汗,慢性泄泻,食欲不振,气虚浮肿等气衰血虚之症。
用法将黄芪、人参烘软,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砂锅煎熬成浓汁,取汁去渣;在渣中加冷水,再煎一次汁;合并两次滤汁。将粳米淘净后加适量水,加入上述煎汁同在文火上煮熬成粥;加入白糖,搅匀。
按一般连服3~5天后,间隔2~3天再服,服粥期间忌食萝卜和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