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鹤治病中的蔡桓公到底得了什么病

 蔡桓公得了什么病?

——医解《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因选入了中学的《语文》课本,近年还被改编为《扁鹊治病》的寓言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喻老》,原文如下: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故事的大体意思是:名医扁鹊觐见蔡桓公,发现蔡桓公有病,在腠理,并告之,但蔡桓公不信。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医术高明。”扁鹊第二次见蔡桓公的时候,发现蔡桓公的病已经发展到了肌肤,但蔡桓公依然不信,并且很不高兴。第三次见的时候,扁鹊发现疾病发展到肠胃了,然而蔡桓公依然不信,并且更加不悦。这时读者都在为蔡桓公着急,面对扁鹊这样的名医,怎么可以错失良机呢?直到最后一次,扁鹊见到蔡桓公,什么话也不说,赶紧就走了。蔡桓公找人问扁鹊,扁鹊说病情已经很危重了,到了骨髓,药石、针灸都无能为力了。果然,几天后,蔡桓公病发身亡。

这个故事讽刺了蔡桓公愚昧无知、讳疾忌医,赞颂了扁鹊医术高明,能够见微而知著,达到了“望而知之谓之神”的境界,这个故事也常作为“治未病”的典型案例来引用,在某些领域,还常用来比喻防微杜渐的重要性。《韩非子》的原意就是诠释《老子》“图难于其易”(要解决困难问题,要从其发生初期来入手,即“防微杜渐”)的道理。故而文末指出:“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蚤(早)从事焉。’”

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在慨叹之余,不禁产生疑问:蔡桓公得的到底是什么病呢?为什么疾病一步步发展,而蔡桓公毫无所觉呢?

要考证蔡桓公得了什么疾病,首先要还原历史真相,即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存在?这个故事首见于《韩非子》,《韩非子》喜欢用寓言来讲道理,这些寓言有的改编自历史,如“子罕不受玉”(源于《左传》),有的是直接创作,如郑人买履、自相矛盾等。那么,这个故事是史实还是韩非子创作的呢?经过文献互证,同样情节的故事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也出现了,而《史记》的可信度是较高的,只是不同的是,在《史记》中,蔡桓公变成了齐桓公。那么,二者谁的记述是对的呢?

据史书记载,扁鹊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人(今河北任丘),生活于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07~前310年)。历史上有蔡桓公和两位齐桓公。扁鹊生活的时期,蔡国(春秋时期)已经被消灭了,所以扁鹊不会给蔡桓公看病。在两位齐桓公中,一位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他的时代也要比扁鹊早二百多年,所以,扁鹊也不会给他看病。另一位是战国时期的齐桓公(齐桓侯),姓田,名午,史书称其为“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与扁鹊同时。这位齐桓公田午曾迁都上蔡(今河南上蔡),按照当时的习惯又称齐国为蔡国,所以齐桓公又被称为蔡桓公。这样说来,扁鹊见的是齐桓公田午,又称蔡桓公,《韩非子》、《史记》的记载均没有错,《史记》的记载更为准确。

扁鹊曾游历各国行医,路过齐国,“齐桓侯客之”,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也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这里的“望齐侯之色”就是指扁鹊见蔡桓公(齐桓公午)的故事。由此可见,扁鹊见蔡桓公(齐桓公午)是史实,而非杜撰。为了表述统一,下文仍称齐桓公午为蔡桓公。

确定了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性,下面我们就来考证蔡桓公得了什么病。

第一,为什么蔡桓公没有症状呢?

一般来说,人们得病后都会感到不舒服,出现各种症状,如发热、头痛、腹泻等,然后求医诊治。

症状是疾病的表现,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症状,再进行细致的问诊和进行各项检查,现代医学主要通过系统问诊和各种实验室检查。古代的医生,没有现代化的检查手段,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诊察疾病。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为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将搜集到的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得出正确的诊断,然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症状是病人对疾病的主观感受,由于某些疾病的特殊性和病人的体质差异,病人的症状表现往往不尽相同。例如高血压,有的人血压稍高即感到头晕,有的人血压很高,却完全没有感觉。有的人胃病并不严重,却感到难以忍受的疼痛,有的人检查出很严重的胃炎,却没有明显的不适。还有外伤后,有的人伤情不重却疼痛难忍,有的人即使很严重也相对安静。这些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这种现象称为病人对病痛的耐受性。

对疼痛等的感觉差异,主要和病人的经历、情绪、意志力等有关,有的人过于敏感,有的人过于迟钝,二者各有利弊。

在临床上,经常见到有的病人习惯抗病,这种情况在农村较多见。他们在疾病有轻微症状的时候,不重视,认为小病小痛不用管,刻意忽略或忍受,这样就会导致机体对疼痛等刺激的敏感性下降,使机体产生了适应性,对病痛反应迟钝、麻木,从而造成症状的缺失。这种人往往平时自我感觉良好,而等到检查出疾病的时候,往往就比较严重了,这是最可怕的。

无症状性高血压、隐匿性冠心病、某些胃溃疡等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的,这些疾病在疾病初起阶段,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症状,病人对这些症状漠视,或刻意忍受,久而久之,机体缓慢适应,产生耐受性,导致疾病渐进而毫无所觉。

曾遇一无症状高血压的病人,家庭经济条件欠佳,在明知血压高的情况下,因为症状不明显,而且怕花钱不吃药,子女担心,买回去的药也不按时吃,结果后来发展成脑出血,住院花了好几万,还留下了后遗症,真是悔之晚矣!

还有些疾病本身没有明显的症状,如乙肝、脂肪肝、某些疾病的潜伏期等,或者病人服用了止痛药物,消除了症状,掩盖了疾病的真相。

所以,症状并不能准确反映疾病的客观真相,症状不明显的容易误诊或漏诊,贻误治疗,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于症状不明显或没有症状的病人,医生要做好其他方面的检查,如望诊、问诊、切诊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以得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并告知病人疾病的危害性,不要轻视,导致疾病继续发展。

第二,蔡桓公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呢?

关于蔡桓公的病名,在《韩非子》和《史记》中均没有提及,仅交代了疾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即由腠理→肌肤(《史记》作“血脉”)→肠胃→骨髓。那么,什么疾病符合这一规律呢?

临床上的疾病,根据其病因大致可分为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两大类。外感疾病是由于感受“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引起,内伤疾病是由饮食不节、劳倦失常、情绪刺激等因素导致。蔡桓公的疾病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蔡桓公的疾病是由于感受外邪引起的。

在古代,外感疾病统称为“伤寒”,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专门论述此类疾病的。伤寒的传变过程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一般是由太阳(表证)→少阳(半表半里)→阳明(里热证)→太阴(脾经寒证)→少阴(肾经寒证)→厥阴(肝经寒证)的过程。在五脏与形体的对应关系中,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髓。由上可见,伤寒的传变过程和扁鹊所描述的过程非常吻合。其中,少阴肾经寒证是最为危重的证候。

在伤寒的传变过程中,可因及时治疗而治愈或控制在轻浅阶段,也可因失治、误治导致伤寒直中(病邪直接进入某一经)或越经传变(跨越某一经),出现危重证候。所以,蔡桓公的病名可诊断为伤寒。需要注意的是,原文中的“居十日”,并非是指具体的十天,而是约数。

对此,大家可能还有疑惑,伤寒不就是感冒吗?感冒也会死人吗?

在古代,伤寒是外感病的通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指的是广义伤寒,泛指一切外感热病。《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指感受风邪所致的外感病,不同于脑血管意外的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中“伤寒有五”之伤寒为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为狭义伤寒,指外感风寒之邪。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中说:“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道术符刻,言五温,亦复殊大归,终止是共途也。”也就是说,伤寒是官贵们对外感病的雅称,而通俗的称谓是时行,温病则是道家的说法。

在广义伤寒中,有很多较为严重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就会导致死亡。医圣张仲景就是因为家族里面因伤寒而病死了很多人,发愤而作《伤寒杂病论》。在其《自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些较严重的外感病,类似于现代的非典、甲流等,这类疾病病情变化较快,如身体较弱的人群,病情会迅速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我们平常的感冒只是伤寒的一种,属于较为轻浅的类型,一般只局限在太阳表证,也有少阳半表半里证,很少有继续往里发展的证候,只要及时治疗就会治愈,一般不会出现危重证候。

从扁鹊对蔡桓公描述的症状来看,一开始为风寒侵袭腠理(太阳表证),而此时蔡桓公没有感觉,风寒进一步入里,进入半表半里(肌肤),而蔡桓公仍没有感觉,又进一步发展,到了阳明胃经(肠胃),蔡桓公还没有感觉,风寒继续入里,就会发展为三阴寒证,而三阴寒证是较为严重凶险的,蔡桓公的体质可能不太好,风寒直接进入少阴肾经(骨髓),这个时候,扁鹊自知以蔡桓公的脾气可能也不会相信他,再者,治疗起来也较为棘手(并非不能治,而是很难治)。扁鹊在“六不治”中曾说:“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蔡桓公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于是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转身就跑。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很多译文中,将扁鹊对蔡桓公的疾病解释为“你得了皮肤病”、“你得了胃肠病”等,这是不对的,蔡桓公的病性是风寒,腠理、肌肤、肠胃等是病位,是疾病的不同阶段,而不能直接诊断为皮肤病、胃肠病等。

那么,蔡桓公真的没有症状吗?其实也不尽然,一开始,他可能没有感觉,扁鹊看出来了,他不承认,还对别人说了扁鹊的坏话,之后,他可能也有症状,但他贵为一国之尊,碍于情面,怎能表现出自己软弱,可能觉得症状还不算重,自己能抗得住。可不料病情继续发展,到了最后一发不可收拾,这就是“讳疾忌医”的意思,如周敦颐所说:“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另外,本文引申出一个问题,就是得病后是及时治疗还是抗。很多人说,得病后抗抗能增强抵抗力。也确实有很多人得病后不治,慢慢就好了。然而像蔡桓公这样却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那么得病后到底是及时治疗还是抗呢?其实,能不能抗取决于两个方面:病邪轻重和自身正气(抵抗力)强弱。如果病邪较轻,正气较足,可以不用药,自身的免疫力就可驱逐病邪,但如果病邪较重,而自身的正气又较弱,可千万不要抗,应该及时治疗,这样治疗起来容易、花费较少,且对身体的损害也较小,如果硬抗只会使病情逐渐加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后悔莫及。

本文还可引申出一个问题,就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医生和患者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医生提供疾病信息和治疗方法,但治疗的决定权还是在患者手里,患者只有积极配合,才能治愈疾病,如果患者拒绝配合,那么,即使像扁鹊那样的医生也是无能为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