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敏咳嗽偏方
节日 养生 :端午节(上)
古代民俗理念认为五月并不太好,民谚说:“善正月,恶五月。” 从端午节开始,更有“九毒日”之说。
中医认为这是因为此时雨水充沛,经常阴雨连天,空气湿度大,湿瘴邪气厉害,但此时距离阳气充实的夏至却还有半个月,因此人体阳气未充实,外邪湿瘴又厉害,就容易萌发各种疾病和不适症状。因此《每日一膳》连续三日推出端午节保健方案,祝大家端午安康!
湿邪致病最伤脾胃,影响人体脾胃消化功能,而脾胃功能受损后又会导致人体排湿效率下降,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出现腹胀、脘痞、大便溏等不适。
今日推荐——祛湿棕
材料:
白糯米1000克,赤小豆、薏苡仁、白扁豆、小米各50克,枧(碱)水约6汤匙,花生油2汤匙,白砂糖10克,食盐、粽叶、绳子适量。
做法:
(1)白糯米和各种豆类用清水浸泡2小时,沥干备用。
(2)锅里加入清水和粽叶,大火煮沸后关火,放凉,洗净粽叶备用。
(3)把白糯米和豆类混匀,根据口味,加入适量花生油、食盐、白砂糖拌匀备用。
(4)粽叶折成漏斗状,填入适量上述混匀的食材,将粽叶折好裹紧,再用绳子绑好。
(5)高压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生粽子煮2小时即可。
栏目特约 养生 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专家点评: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风俗,一来应节,二来粽子确实美味。在南方,制作传统的粽子时,糯米都要先用猪油来炒过,让粽子吃起来更加甘香。但现代人的饮食通常“油水”较多,节日再过多地摄入油盐,对于身体是一种负担。因此我们根据端午时节的特点,对用料进行了改良,赤小豆、薏苡仁、白扁豆均有健脾清热祛湿的功效。小米有清脾胃虚热的作用与糯米相配,能够减缓糯米粘滞碍胃的不适。粽子应节端午,尤其适合平素又消化不好,不能耐受肥腻的人群食用。
本期值班医师:
原嘉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擅长运用中药汤剂、膏方、食疗等方法,调理各种偏颇体质状态和亚 健康 状态,例如:怕冷、失眠、疲劳、消化不良、便秘 、肾虚、容易上火(反复口腔溃疡、痤疮)、容易感冒、容易腹泻、容易咳嗽、儿童体质调理、孕前调理、产后调理等。
“每日一膳”栏目由南方日报携手广东省中医院联合推出,根据时令,每天为读者奉上一道或汤、或菜、或茶的 养生 膳食。扫一扫二维码,可上传 养生 菜式参与“粉丝靓菜”评选,或请专家团队为您私人定制 养生 膳食。
每日一膳出书啦!购买《每日一膳》春、夏、秋、冬系列,微信扫二维码购书有优惠,更有机会获得杨志敏教授亲笔签名版图书。一向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杨志敏教授决定每售出一套《每日一膳》图书,即从版税中捐赠2元给广东省慈阳慈善基金会帮助眼疾患者恢复光明。
每日一膳,每日一善,让我们一起 健康 为乐,助人为乐!
作者 严慧芳;广东省中医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号~自营号~日报专刊自营号~每日一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