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化验项目为什么必须在早晨空腹时抽血?
禁食采血不是指采血前一晚不进食,而是指禁食12-14小时后抽取的静脉血。如果第二天早上是8:00到10:00左右验血,则必须在验血前一晚8:00后禁食,吃清淡的食物,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不喝酒,不喝咖啡和浓茶,并好好休息。如果你前晚还在吃东西,或者前晚的饮食太油腻,肯定会影响验血结果。不要在采血的早晨吃早餐、喝或喝少量的水(对于高血压、哮喘、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用少量开水送药对检测影响不大,但不能喝含糖饮料和乳制品),不要早早锻炼,要在医院冷静地等待采血。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应该在一个轻松和平静的状态下采血。
由于餐后12-14小时胃肠道消化吸收基本完成,血液中的生化成分相对稳定。此时,测量值能真实反映人体的生理变化,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否则,如果进食后采血,由于食物的影响,无法判断检测结果。
进食后,由于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血液中的糖、蛋白质、脂类等生化成分及各种无机离子出现暂时性变化。因此,用这种血样测量的结果,一方面不能反映人体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无法与空腹血测得的正常值进行比较,因此无法获得准确的临床判断。
空腹血清呈淡黄色,澄清。如果前天晚上吃了鱼、肉等油腻食物,食物消化后产生的大量乳糜颗粒会很快被吸收到血液中,这时血液也会“浑浊”,医学上称之为“脂血”。这样的测试必然会导致甘油三酯的显著增加。有些人做过这样的检查:给一个人一公斤牛奶,一小时后取血做肝功能检查。结果表明,百里香酚浊度试验和蛋白质定量试验值均有所提高。
由于生物周期的变化一些项目的检测会随着采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很大的变化。空腹采血有助于同时测定,使检测结果更具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