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常出现的虫害有哪些?有什么防治手段?

(1)褐飞虱,成、若虫群集于稻丛下部刺吸汁液;雌虫产卵时,用产卵器刺破叶鞘和叶片,易使稻株失水或感染菌核病。排泄物常遭致霉菌滋生,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严重的稻株干枯,颗粒无收。

防治方法:1.做好测报工作,搞好迁入趋势分析,种植时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减少虫源。2.加强田间肥水管理,防止后期贪青徒长,适当烤田,降低田间湿度。3.选育推广抗虫丰产品种,防止褐飞虱新生物型出现。4.在若虫孵化高峰至2~3龄若虫发生盛期,及时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2)灰飞虱,成、若虫刺吸水稻等寄主汁液,引起黄叶或枯死。

防治方法:1.于2月卵孵化前火烧枯叶,彻底清除田边沟渠杂草。2.掌握在越冬代2~3龄若虫盛发时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3)白粉虱,成、若虫用口针插入叶肉吸食稻叶汁液,造成稻叶变黑、枯萎霉烂或诱发煤污病,严重威胁水稻生产。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边、沟边杂草,及时耕翻落谷苗,消灭越冬虫源。合理密植,防止偏施氮肥,加强田间管理,不要深灌,适时烤田,控制无效分蘖。2.药剂防治。在低龄若虫发生盛期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

(4)稻管蓟马,成、若虫为害植株的幼嫩部位,吸食汁液,叶片上出现无数白色斑点或产生水渍状黄斑,严重的内叶不能展开,嫩梢干缩,籽粒干瘪,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1.春季彻底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越冬虫口基数,加强田间管理,减轻为害。2.药剂防治。为害高峰初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于心叶或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