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治腹泻中医偏方
患者应先生,67岁。患者五年前既已患者慢性腹泻病,虽然各大医院没少治疗,但是效果不好。一个月前因饮食不当,慢性腹泻病又加重了,出现大便稀溏,带有少许黏液便。患者说一天当中净往卫生间去了,他爱人给他统计说一上午去了七次卫生间,患者痛苦不堪。
当时诊见患者舌淡红,苔薄白,脉微,问患者是不是有四肢寒冷,怕冷的症状,患者说这种情况比较突出。还说不仅仅是腹泻,近段时间以来,还常常出现呕吐,全身疲乏无力,遍身汗自出。综合以上病症,患者是脾阳虚衰,命门不暖,阴阳将脱,治疗上必须扶阳复阴,阴阳同救,这样才可以取得效果。于是开出如下方药:人参,炙甘草,干姜,熟地黄,白术,生黄芪,茯苓,乌药等,七付药,水煎服,日一付,早中晚各一服。患者服完药第二次来诊时说吃完五付药之后就感到腹泻呕吐好一点了,吃完七付时,感觉手足温暖了,出汗比以前少多了,精神好转,自觉周身有力。于是在原方的基础上略作调整,又开出七付药,患者服完之后,自觉症状消失,很是高兴。
上方中药物虽然不多,但却组方工巧,方中炮附片,炙甘草,干姜三味药在《伤寒论》中称为“四逆汤”,方中四逆汤回阳救逆,人参既补阴又补阳,人参与附子同用,温肾回阳,益气固脱。熟地滋肾水,补益真阴。因泄泻减当归,加茯苓利水渗湿止泄泻。白术健脾益气;乌药行气散寒止痛;生黄芪益气固表止泻。阳回阴复,则阴阳欲脱可救,病人转安,症除而愈。
慢性腹泻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若腹泻严重、体质虚弱的非感染性腹泻,常用止泻剂对症治疗,以减少腹泻次数。中医认为本病与脾虚的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失运,水谷不化精微,混浊内生,谷反为滞,水反为湿,混杂而下,并走大肠,而为泄泻。若平时脾胃素弱,复因情志失调,以致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运化失司,也可形成泄泻,若久病之后,损伤肾阳,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失常,也可导致泄泻。但肝肾所致的泄泻,也多在脾虚的基础上产生的,故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一、寒湿困脾型
症见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肠鸣时作,脘腹闷胀,食少纳差,身困肢冷,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治以化湿运脾为主,方用胃苓汤加味。处方:炒苍术、炒白术,陈皮、制半夏、川厚朴、炒木香、泽泻、苏梗、防风、猪苓,煨葛根、茯苓,桂枝、于姜、炒荆芥、砂仁、炙甘草。
二、肝郁脾虚型
症见大便稀溏,平素多有胸胁胀满不适,时有嗳气,纳食较少,每因抑郁恼怒或精神紧张时大便次数增加,舌嫩红、苔薄,脉弦细。治以疏肝健脾为主,方用叫逆散合异功散加味。处方:醋柴胡、炒枳壳、制香附、佛手、炒当归、煨诃子,陈皮、青皮、炙甘草、白豆蔻、绿梅花,太子参、茯苓、炒白术、炒白芍、炒鸡内金、合欢皮。
三、脾胃虚弱型
症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食后腹胀,稍进油腻食物或劳累时,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不华,神疲乏力,舌淡胖、苔薄,脉细弱。治以益气补中为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处方:党参、炒白术、山药、炒白扁豆:芡实、炒薏苡仁、莲子肉、炙黄芪、红枣,炒木香、苏梗、陈皮、炙甘草,神曲、炒谷芽。
四、脾肾阳虚型
症见五更泻,肠鸣即泻,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冷痛,脘腹喜温喜按,舌胖大边有齿印、苔薄,脉沉细。治以温养脾肾为主,方用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处方: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煨益智仁、乌梅,川断、补骨脂、仙灵脾、巴戟天,防风、炙甘草、煨诃子,炮姜、肉豆蔻、肉桂、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