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是什么症状?食道炎是什么症状?怎么区分是慢性咽炎还是食道癌

看了你的症状很象是口疮 ,平时少吃辛辣和过热食物, 口疮

开放分类: 健康、医疗、口腔、口腔溃疡

病名。出《素问·气交变大论》。症见口腔之唇颊等处粘膜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或灰白色之小点,单个或多个不等,周围红晕,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反复发作,饮食吞咽有碍。口疮有虚火和实火之分。实火者,诸经之热,皆应于心,心火上炎,薰灼于口,则口舌生疮。治宜泻火清心。用导赤散等加减。脾热生痰,痰火互结,上炎于口,亦生口疮,治宜清热祛痰,可选用黄连温胆汤等加减。虚火者,肺肾阴亏,虚火上炎于口,也发口疮。治宜补肺滋降火。可选用补肺阿胶汤等加减。妇人产后血气虚,虚热上冲亦可发口疮。治宜滋阴清热,可选用四物汤等加减。

口疮是较为常见的口腔粘膜溃疡病,很容易复发,发病者以成年人为多。溃疡易发的部位,通常在嘴唇内侧、舌的边缘以及口底和颊部的粘膜。症状多半是突然发作,先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有火灼样的疼痛。每当唇部或舌头运动时就能发生疼痛,特别是在吃饭、说话时更痛。唾液的分泌量有时也会增多,病人常显得很痛苦。口疮常为1~2个孤立的溃疡,但严重的时候也可能出现很多。引起口疮的原因,目前还没有肯定,可能和以下一些情况有关:

1、消化不良;2、在口腔里受到擦伤(如刷牙)、咬伤及有尖锐的牙尖和边缘的刺激;3、内分泌的紊乱。例如妇女在月经期常有复发的情形;4、食物或药物的过敏;5、特殊的细菌因素等等。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外,还可能和患者的精神因素及免疫状况有关。口疮的治疗在目前尚缺少根治的办法,往往经过多种治疗后,仍然可能复发,但多数病员可以得到症状改善,减轻痛苦。轻度的口疮一般经过一个星期就会痊愈。目前临床上治疗的方法很多,不外乎全身和局部处理。只要是对症下药,消除可能发病的因素,仍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治疗良方:

用细辛外敷治口疮是古代医家的一个经验,记载于《卫生家宝》一书,又被李时珍收录到《本草纲目》中,从此被广泛采用。

方法:将细辛(可在中药店购买)10克研细末,加适量温开水调成糊状,填入肚脐(神阙穴),上覆塑料薄膜,外用纱布盖上,胶布固定12小时取下,6小时后再敷。用药期间不宜熬夜,忌食辛辣、油炸、肥腻食品及酒类,适当多吃蔬果,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大便通畅。

口疮与中医:

口疮,又名口疡,口疳,系指口舌表面溃烂,形若黄豆的一种病证。《内经》中已有记载,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金不及,炎水乃行……民病口疮”。

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多由心脾积热,外感邪热,或阴虚阳亢,或虚阳浮越等,致邪热上蒸,或虚火上浮,致发口疮。

针灸治疗口疮,自宋代以后的针灸著作中多见,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类经图翼》、《针灸集成》等均有记载。早期强调取局部穴,至明代以后主张远道取穴和局部取穴结合。关重视用泻法和刺血。

本病证与现代西医学之复发性口疮相当。

辨证分型

一、脾胃伏火

口舌溃疡形状多不规则,大小不等,色黄,灼热疼痛,面红口热,口渴口臭,唇红舌燥,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脉实有力,舌偏红,苔黄或厚腻。

二、阴虚火旺

口舌溃疡大小不等,反复发作,色灰黄,轻度灼热,口燥咽干不欲饮,五心烦热,面热唇红,腰膝酸软,脉细弦。

治疗:

一、脾胃伏火

1、治则:清热泻火。

2、处方:足三里、曲池、合谷、金津、玉液。

3、方义:足三里、曲池、合谷均属阳明经脉,针之能奏清热泻火之效,金津、玉液为局部奇穴,刺之可凉血止痛。

4、治法:足三里、曲池、合谷用泻法,刺激宜强,金津、玉液以消毒三棱针点出血。

二、阴虚火旺

1、治则:滋阴降火。

2、处方:劳宫、后溪、委中、廉泉、承浆、太溪。

3、方义:本型多系心肾阴亏,虚火上炎,薰灼口舌所致,取后溪、委中,古人认为此二穴乃心火肾水之表,故可用于降心肾上炎之虚火;劳宫为心包经之荥穴,可增泻心火之效;太溪为足少阴之原穴,可滋肾阴,廉泉、承浆为局部取穴,有疏通经气、止痛消炎的作用。

古方辑录:

《针灸资生经·第六》:承浆:口齿疳蚀生疮。……小儿口有疮蚀,龈烂臭秽冲人,灸劳宫各三壮。

《类经图翼·十一卷》:口舌疮痛糜烂疳蚀:颊车、地仓、廉泉、承浆、天突、金津、玉液(上二穴刺出血)、合谷、阳陵泉(治胆热口苦善太息)。

《针灸集成·卷二》:口疮:取承浆、合谷、人中、长强,又取金津、玉液,各出血。又取委中泻后溪,此二穴乃心火肾水二经之表,胆俞、小肠俞,各灸七壮。又刺太冲、劳宫。

求医录:

北京朝阳区朝阳园林萍女士:每到春天,我就总爱长口疮,家里的老人说是因为我内火太旺,我吃过不少治口疮的药,像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等,但是听说这些常用的祛火药物虽然可以清火,但是药性苦寒,不能长时间服用。有位朋友向我推荐了一个偏方,把白糖涂在口疮的表面,开始会很“杀”得慌,但很快口疮就会好。不知道这个方法是否有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常章富教授认为,外敷白糖的确可以治疗疮疡肿痛,有杀菌、促进肌肉愈合的作用,但是在治疗口疮以外的其他疮症时,最好先把患处用盐水或凉开水洗净,然后外敷效果更好。此外,治口疮还有一个小方子,那就是把乌梅肉焙干成乌梅炭,然后磨成细面,加上等份的冰片,用棉棍儿蘸着涂伤口。乌梅有生津止渴、收敛止血作用,可治疮肿,而冰片外用也可清热消肿,还有生肌的作用。

另外,患了口疮还可含服梅花点舌丹及六神丸,它们均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治疗疮肿、痈肿的功效。梅花点舌丹会比较麻,应忍着点,尽量保持较长时间的含服,才会有效果。但是,由于这两种药物毒性较大,所以在外用时最多用一至两天,口疮好了立即停药,以免对健康不利。怀孕的妇女最好别用,外用也不宜。不管用以上的哪种方法治疗口疮,如果效果不好,应立即去正规医院,请口腔医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