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中药——枳椇子
枳椇子,很陌生的三个字,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很低,以至于人们都不认识它。其实这是一味很好的利水药,同时也是“解酒良药”。
枳椇子,是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带肉果实,亦是种子。在我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分布,例如西边的陕西,南边的广东、浙江、福建,还有湖北地区等等均有分布。枳椇子有野生的,也有种植栽培的,每年的十月份是其果实成熟的季节,当此时机采收最好。将其果实采摘后,晒干,将果壳去掉,筛出要用的种仁,便得到枳椇子。
枳椇子,味甘,略带点酸,性平。主要入脾经。其主要的功效是:利水消肿,解酒毒。
利水消肿的功效,决定枳椇子能够治疗水肿,枳椇子能够通过通利二便来排泄多余的水湿,以达到治疗水肿的目的。尤其适合针对水湿停蓄导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可配合猪苓,泽泻,椿皮等药一起使用。
解酒毒是枳椇子的另外一个功效,因此临床上以及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枳椇子来治疗醉酒,将枳椇子与麝香研成末,面糊成丸剂,用盐水送服,也就是古籍记载的“枳椇子丸”。饮酒过度出现酒精中毒等症状时,可以用枳椇子炖猪心汤服食。
本文旨在科普中药的功效,并不推荐随意使用,若有需要,请至正规医院,遵医嘱用药,切勿随意擅自服食药材。
喜欢中医的小伙伴们,别忘了点点关注、转发,有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评论留言,或者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