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鸡盗稻童筒打;暑鼠梁凉咳刻惊。这对联是出自哪?
“饥鸡盗稻童桶打;暑鼠凉梁客咳惊。”一年夏天,清代文学家李调元,路过一农家。农家大嫂正在门前的场上晒稻谷,一群饿了的鸡子都赶来吃谷。就在这个时候,屋内走出两个手拿竹筒的儿童。儿童见鸡吃谷,便将竹筒向鸡打去。农妇触景生情,望着李调元说:“饥鸡盗稻童桶打,”言下之意,请李先生对个下联。李调元见农妇能出出这样的上联,又惊又喜。可要对这个上联,却又感到很不容易。他皱着眉头,在农家门前踱来踱去,就是想不出来。正在他绞脑汁之际,一阵风沙刮来,呛得他一阵猛咳。咳嗽间,他忽见农家梁上有一只老鼠被他的咳声惊跑了。这下可好,巧事天成,他的下联有了:“暑鼠凉梁客咳惊。”农妇听了李调元的下联,十分佩服地说:“到底是大文学家,有啥能难住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