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怎么引起的呢?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吗?

我国大概有1.3亿以上的耳鸣患者,发病率非常高。出现耳鸣,大部分人会认为是上火或者疲劳引起的,但其实,它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早期信号。

耳鸣的音量一般在5~15分贝左右,很容易被外界噪声掩盖,所以大部分人白天觉得没事,一到夜深人静之时,耳鸣就会显得特别聒噪。

一般耳鸣在过一段时间之后会自己消失。但如果在睡眠充足、精神状态比较好的情况下,出现了长时间、持续性耳鸣,就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的,比如说过度疲劳。人体长时间得不到休息,就会影响脑部、耳部的供血,引发耳鸣。

耳鸣是怎么回事?

耳鸣指在未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仅患者自身可以感知到或尖锐或低沉的信号,分为主观耳鸣和客观耳鸣。

主观耳鸣指在外界无对应声源,且仅患者自身听到的耳内或颅内的声音。

常见疾病有:颅脑创伤、多发性耳硬化症、前庭神经鞘瘤、桥小脑角肿瘤、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中耳炎等;也可能与全身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等),传染性疾病(脑膜炎、梅毒、莱姆病等),颅内病变、耳毒性药物的使用有关;也与患者心理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熬夜,抽烟喝酒有关,一般女性多于男性。

客观耳鸣是指除患者以外的其他人群也可以听到的耳鸣信号,常见的客观耳鸣包括:鄂肌痉挛、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等。

耳鸣的六大禁忌

1、用硬物掏耳朵

2、身体过度疲劳、压力过大

3、捏紧双鼻用力猛擤

4、滥用药物

5、常在噪音环境下

6、饮食不合理

耳鸣的缓解方法

1、不断地张嘴

2、按摩耳朵

3、屏住呼吸

4、避开不舒适的环境

耳鸣可怕吗?

耳鸣可不可怕,取决于导致耳鸣的病因。多数耳鸣是不可怕的,经过有效的治疗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重要的是要重视耳鸣,部分耳鸣可能是身体某部位病变的信号,如:突聋患者常伴有耳鸣,但由于患者没有在意而导致听力进一步下降;部分双侧同音调的耳鸣也可能提示颅内病变;听神经瘤的患者也会产生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