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推荐偏方
孙思邈是一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神医,他的一生不在意功名利禄,对皇帝的多次封官都加以拒绝,一心一意钻研医学,为广大患者治病,所以很多关于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由于他一生精通医术,而且善于养生所以他的寿命很长,以至于他到底是活了141岁还是125岁还是160岁,存在很多争议。
孙思邈生来就很聪明,而且好学,7岁的时候就能认识一千多个字了,每天都能背诵一篇古文,可以说是十分的聪明伶俐。可是他的身体不好,总是生病,为此把家里的家产都耗费了很多,于是他下决心当医生,治病救人。
他学医不仅向书本学习还向普通群众学习,他一方面熟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典籍,另一方面主动向普通百姓学习,把他们掌握的偏方都记录下来,在临床实践中加以运用,这些民间偏方最终都被他写进了自己的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青年时代的孙思邈隐居终南山,名声很大,隋文帝杨坚召他进宫,授予百威国子博士,孙思邈坚辞不受。唐朝的两代皇帝太宗李世民和高宗李治,先后两次召他进宫封爵拜官,他都拒绝了,后来碍于情面推荐了自己的弟子刘神威进了太医院。就这样孙思邈始终不去做官,坚持在民间研究医学,治病救人。
孙思邈在医学上有许多首创,他是首位提出妇科、儿科要独立分科的医学家,他第一次对医德进行了完整论述,他是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思想的人。他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从来不用动物入药,这在我国医学上是一个特例。众所周知,中医的药材主要是动物性药材、植物性药材和矿物性药材,不用动物性药材,治病救人就会受到很大限制。
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他并没有因此而束手无策。他不用动物入药就是不希望杀害动物生命来换取人类的生命健康。这可能就是古代的朴素生态观吧!传说孙思邈晚年来到邱县,见这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就居住此地,悬壶济世,不收钱,不受谢,只要求病人康复后种一棵杏树,最终居所成了一片杏树林。有一天一只老虎上门求治,孙思邈用自己发明的虎撑,扒开老虎大嘴,取出了卡在老虎喉咙里的金簪,于是这只老虎就不再害人,而是守护杏林。孙思邈仙逝后,老虎围着杏林转了三天,痛苦哀号,最后不知所踪。人们把美好的食物和威猛的野兽都献给孙思邈,纪念他的高尚道德和精湛医术,但是孙思邈在仙逝前嘱咐弟子烧掉五石散的方子是怎么回事呢?
唐朝的贵族崇信道教,李唐王朝宣称他们是道教教主老子的后代,所以道教成为很受追捧的宗教,道教讲究炼丹修仙,所以很多王公贵族都有服食丹药的习惯,其中比较普遍的就是一种叫做五石散的丹药,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肯定就是五中矿石炼制的丹药。
孙思邈也曾经服食过这种丹药,但中了丹毒,满头都是大包,别人给他治也没治好,还是他自己开了一个方子治好了。所以他对五石散的毒性有了正确的认识,所以临死时要求弟子把五石散的方子毁了。这是孙思邈科学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