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龙偏方膏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荀子》的首篇《劝学》中写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这是荀子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应该是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像蚯蚓这样看似软弱的动物,竟然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就是它用心专一的缘故。

地龙药用价值

蚯蚓不只是提供我们思想的启发,它同样是一味好药。

蚯蚓的中药名为地龙,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67种动物药中就有蚯蚓。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下品,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常炒制后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主含多种氨基酸。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它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名方举例

以地龙入药的方剂有小金丸、支气管炎片等著名中成药。

小金丸

小金丸始称“小金丹”,首载于清代王洪绪所著《外科证治全生集》,1963 年版《中国药典》首次记载小金丹,1977 年版《中国药典》将其改名为小金丸。全方由麝香、木鳖子、制草乌、枫香脂、醋乳香、醋没药、五灵脂、酒当归、地龙、香墨共 10 味药材组成。具有散结消肿,化瘀止痛之功,主治寒湿痰瘀,阻于经络之流注、痰核、瘰疬、乳岩、乳癖。小金丸临床疗效显著,颇受古今医家青睐,现广泛用于乳腺、甲状腺及前列腺疾病的治疗,为当今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的首选中成药。

支气管炎片

支气管炎片由矮地茶、黄芩、地龙、甘草、盐酸麻黄碱组方而成,凡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哮喘型支气管辨证属痰热所致,症见咳嗽或咳喘,伴痰多、胸闷、口干,舌苔黄腻者,皆可选用。其中的地龙起到清热通络解痉的作用(增加肺灌流量,舒张支气管)。

历史 故事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不久,因劳累过度,饮食起居缺乏节制,竟患了“缠腰蛇丹”,其宿疾哮喘一并发作。医官们绞尽脑汁,但无回春之术。有人荐举河南商丘一位民间医生张清理为其医治,太祖下诏请张入朝。

张清理察看太祖的患处,见环腰布满大豆状的水泡,累累如患珠。沉思片刻,他打开所带药罐,从里面取出几条活生生的蚯蚓放入盘中,撒上蜂糖,使其立时溶成水液,然后用棉花蘸些水液涂在太祖患处,太祖自觉有一股清凉之感泌入心脾。接着,他又捧上另一盘蚯蚓的液汁,请太祖服下。太祖惊问:“此是何物?外用复能内服!”张清理恐太祖见疑反不肯服,就随机应变道:“陛下是神龙下凡,民间俗药岂能奏效?此药唤作‘地龙’,取以龙补龙之意。”说得太祖无比兴奋,仰首把蚯蚓液饮了下去。7日之后,太祖疮疹落,哮喘止。

从此“地龙”名声大震,用地龙疗疾也逐渐传开了。

地龙(动物药)

01 药用来源

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前者习称“广地龙”,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后者习称“沪地龙”。广地龙春季至秋季捕捉,沪地龙夏季捕捉,及时剖开腹部,洗去内脏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或鲜用。

02 方剂应用

小金丸、支气管炎片等。

03 性味归经

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04 功 效

清热熄风,平喘,通络,利尿。

05 主要应用

1. 用于高热惊痫,痉挛抽搐,可单用本品煎服,或与钩藤、牛黄、白僵蚕等同用。

2. 用于肺热哮喘。可单用本品研末内服,或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

3. 用于痹证。治热痹所致的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常与防己、秦艽藤等同用;治风寒湿痹所致的肢体关节麻木,疼痛,屈伸不利,常与川乌、天南星、乳香等同用。

4. 用于气虚血滞所致的半身不遂。常与黄芪、当归、川芎等同用。

5. 用于热结膀胱所致的小便不利,尿闭不通。常与车前子、木通、泽泻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