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奔豚的症状 5 奔豚的病因病机 6 奔豚的辨证分型 6.1 奔豚·肝气犯脾证 6.2 奔豚·肝气犯肺证 7 奔豚的治疗 8 关于积聚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奔豚的穴位 2 治疗奔豚的方剂 3 治疗奔豚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奔豚 1 拼音
bēn tún
2 英文参考kidney amas *** en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running pigle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奔豚(kidney amas *** ent[1]、running piglet[1])为病名[2]。出《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又称贲豚(《难经·五十四难》)、贲肫(《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奔豚气[2]、肾积(《难经·五十四难》)。《难经》列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2][1]。是指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以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心悸头晕,久而喘咳、骨痿、少气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
积证(amas *** ent disease[1])是指以腹内结块,固定不移,伴胀痛或刺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
4 奔豚的症状
奔豚患者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或有腹痛,或往来寒热,病延日久,可见咳逆、骨痿、少气等症[2]。
5 奔豚的病因病机奔豚多由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所致[2]。
6 奔豚的辨证分型 6.1 奔豚·肝气犯脾证奔豚·肝气犯脾证(kidney amas *** ent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invading spleen[1])是指肝气犯脾,脾气不舒,以气从少腹上冲胸脘,腹满,谵语,脉弦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
6.2 奔豚·肝气犯肺证奔豚·肝气犯肺证(kidney amas *** ent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invading lung[1])是指肝气犯肺,肺气失宣,以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发热,恶寒,无汗,腹满,饮水而尿少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
7 奔豚的治疗奔豚治宜温散寒邪或清肝降逆[2]。
治疗奔豚可用桂枝加桂汤或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奔豚汤等方[2]。
8 关于积聚积聚(abdominal mass[4]、amas *** ent and accumulation[1])为病名[5]。是指以腹内结块,或痛或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4]。见《黄帝内经灵枢·五变》。
积聚为积病与聚病的合称[5]。腹内结块,固定不移,并伴胀痛或刺痛为特征者称为积[4]。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时止为特征者称为聚[4]。积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6]。
积为脏病,脏有五,聚为腑病,腑有六,故又有五积六聚之名[5]。
积和聚在病情和病机上虽有不同,但二者病因相同,病机相关,故并而讨论[6]。
积聚与症瘕痃癖等证相类似[5]。
《医学入门》等书有以积聚为男子病,症瘕为女子病者[5]。又有从部位区分者[5]。
在现代医学中,凡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脾肿大、腹盆腔肿瘤、增生型肠结核等,多属“积”之范畴;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块,则与“聚”关系密切[7]。
积聚现常分为聚证(肝气郁结证、食滞痰阻证)、积证(气滞血阻积证、气结血瘀积证、瘀血内结积证、正虚瘀结积证)进行辨治,详见积聚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