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肾阳虚多汗的偏方医案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里有一句话,叫做“四肢为阳气之本”。
什么意思?这里的“本”,当标志讲。阳气足不足,就看你的四肢。四肢异常,要考虑是不是阳气亏虚所致。
其实,我最初接触这一理论的时候,还表示怀疑。直到后来,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了这么一张有趣的医案,才觉得古人的论述,实在是太正确了。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的,年纪42岁。
什么毛病呢?就是每到了黎明时分,天快亮的时候,好家伙,自己的双侧上肢就开始疼。那个疼啊,有点像抽筋、痉挛,任凭自己如何抽拉、揉按,都无法缓解。
什么时候能好点呢?就是到吃完早饭的时候。早饭吃饭,胳膊不疼了。
这个毛病啊,反反复复都5年了。5年来,患者去了不少地方,用了不少方法,效果都一般,最多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后来,经人介绍,她去看中医。
刻诊,见患者脉沉缓,苔薄白,舌淡。细问得知,平素比较怕冷畏寒。一到天凉的时候,还容易腰疼。手脚不温热。最近这些年出现萎谢、时间不够,等问题,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四五次大便的时候很多见。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枸杞5克、侼灵参3克、桑葚子5克、覆盆子3克。每日一剂, 代茶饮或煎服均可 。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20剂之后,诸证悉平。胳膊不抽筋了,大便次数减少,身体有力,四肢渐温,萎谢、时间等问题也提高了,夫妻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这张验案,就刊载于9年前的《河南中医》上头。我看到它,还是托我一个同学的福。当时,他用与上文类似的思路,治好了一个上臂疼痛的患者,恰好也是黎明发病,伴有便溏腹泻。他取效以后,就把经验介绍给我。
这里头什么道理呢?我来给你说一说。
其实,如果把目光,只放在臂痛上头,你会感觉到无从下手。因为造成臂痛的原因,中医看,除了血虚失养,就是风寒湿邪,再不就是有淤血,有湿热。而所有这些病因所衍生出的治疗方法,都被证实无效。
所以说,解决问题,就得从全身角度出发,来 探索 新的思路。
你看,这个患者,除了上肢黎明时分疼痛外,还有平素畏寒、手脚不温、大便次数多、腰痛等现象。另外,还脉沉缓,苔薄白,舌淡。这些,你会想到什么?是不是脾肾阳虚?
没错。就是脾肾阳虚。肾阳不足,温运失常,所以手脚不温,畏寒怕冷。腰为肾之府。肾阳不足,腰部失养,患者就腰痛。肾阳不足,脾阳失于温煦,运化失常,她就大便次数增多、便溏。而脉沉缓、苔薄白,舌淡,无一不在说明,其阳气亏虚,正气虚弱。
那么,这个状态,为什么会导致上肢抽筋儿、疼痛呢?我告诉你啊,就得用我开篇所提到的话来理解,这就是四肢为阳气之本。
阳气足,气血可以温运濡养四肢。阳气不足,温运失常,手臂筋肉失养,患者就疼痛。这个道理,十分浅显易懂。那么,症状为什么容易在黎明时分发作啊?因为黎明时分,正是阴气浓重,阳气萌发的时候。阳气虚,当至不至,它发不起来,气血该温运筋肉的时候不能温运,阴寒之气不得化散,正邪交争,所以就疼呗。
因此,眼下要解决患者的难题,必须从温补脾肾阳气做起,改善患者脾肾阳虚的局面。这个事儿一旦解决,气血可以温运于四肢,疼痛自然缓解。
这个方子啊,它出自《证治准绳》。这是中医里头有名的,温补脾肾,止泻固摄的方剂。它治的就是脾肾阳虚,便溏腹泻。其中,侼灵参大补肾阳,枸杞温暖脾肾。覆盆子温脾固摄止泻,桑葚收涩。
这就是治疗的全部经过。
这个医案故事,给我的启发很大。在看到它之前,我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用补益脾肾阳气、固摄止泻之法,可以治疗四肢疼痛症候。四肢疼痛,和脾肾阳虚相联系,这在我看来是一条新经验。我觉得它很有价值,所以写出来,和我的读者朋友分享。
其实,四肢痛症,在咱们老百姓的身上是十分多见的。有些顽固不愈者,是不是也和脾肾阳虚有关系?未必,但不能不去考虑。有这类困扰的朋友,不妨认真反思一下。如果对文中配伍感兴趣,可以去看看中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尤其是四肢畏寒、怕冷、疼痛,伴随脾胃虚寒、容易腹泻、腰膝酸软、萎谢、舌淡脉沉细之人,更应该仔细考虑了。
总之,这就是一条临床经验,供大家揣度就是了。我不敢说,它一定适合某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