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皇家御医,10岁学医曾侍奉溥仪,今还活着,知道是谁吗?
医生这个职业,从古到今,都是倍受人们尊敬的,古代的御医享有常人无法企及的财富、地位。
我国封建王朝1912年就不复存在了,仅存的最后一位御医,曾经入狱28年,研制出来的药方无偿捐给了国家,但如今104岁仍然健在。
一、 成为御医
他姓爱新觉罗,叫爱新觉罗·鹦烈·鹏,是清朝皇帝的同宗,多多少少都扯上一点亲戚关系。他属于努尔哈赤第六个儿子那一脉,但是,他们这宗族对皇位不太感兴趣,他们只想好好做医生,一家人延续了这个“从医”的传统。
这份工作让这个宗族免受争皇位带来的兄弟残杀,得以延续下去。
到了爱新觉罗·鹦烈·鹏这一代,已经是民国5年,“爱新觉罗”在中国已经没有任何影响力了,想进一步进修只能像普通人一样考取学校,他成功考进了哈尔滨中医院就读。
爱新觉罗·鹦烈·鹏很早开始,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十岁就开始阅读中医典籍,十一岁跟随自己的御医叔叔学习,很早就走上了先辈的道路。
虽然他出生的那年,清政府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祖辈曾经的影响力还是有的,他祖上都是学医的,比别人有更大的优势。而进入哈尔滨中医院,他比别人更加努力,同时结交了很多朋友。
短短几年的大学生活,他收获良多,中医悬壶济世的精神一直铭记于心,本想毕业后可以施展拳脚,但是收到了自己同宗的命令。
溥仪的御医去世了,由他来接替这个责任,从此,他就跟在溥仪身边,溥仪走到哪他就去到哪。
溥仪后来成为了伪满洲国的皇帝,爱新觉罗·鹦烈·鹏尽管有一万个不情愿,但是也无可奈何,只能追随他成为伪满洲国的御医。
这也是他可以施展拳脚的地方了,溥仪的身体并不好,一定要悉心的照顾。
随着我国抗战的胜利,伪满洲国覆灭,爱新觉罗·鹦烈·鹏很快面临人生第二次考验。
二、 入狱28年后
“伪满洲国”的缘故,爱新觉罗·鹦烈·鹏被牵连,和溥仪一起成为阶下囚。他先是被当时的苏联抓去西伯利亚劳动改造,1950年回国,“伪满洲国”的身份又让他遭遇寒冬。
溥仪因为身份特殊,没过多久就放了出来,而爱新觉罗·鹦烈·鹏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在牢房里度过孤独又黑暗的28年。
换做没有坚定意志的人,这28年暗无天日的生活,很大可能被折磨成一个浑浑噩噩的肉体,《肖申克救赎》生动刻画了这样一个监狱世界:刑满出狱不适应外面的生活,一门心思想回到监狱中,接着反复“进宫”又“出宫”,如果年纪大,出去直接上吊自杀。
但是“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他们的羽毛太鲜亮了。”、“你会因此振奋”。
这28年,变化真的很大,以东北的重工业基础铺垫,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稳定社会秩序后,国家主要看重经济建设,开始了改革开放。
1979年,正是爱新觉罗·鹦烈·鹏出狱那一年,那年,他已经是变成了花甲老人,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他一下子适应不过来。
不过医术是不会变化的。这28年的日子也不算太孤独寂寞,他悉心照顾狱中的病人,让他们体验了一把皇室御医服务是什么样子的,这28年,也是爱新觉罗·鹦烈·鹏积累经验的最好的磨砺。他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了解自己的追求。
出狱后,他变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再是皇亲贵族了。他在沈阳开了一家小诊所,只为完成自己作为医生的使命。
他医术精湛,药到病除,他有古人的情怀,从来不为五斗米折腰,只要有病人,他都力争将他治好。遇到穷人,身无分文,他也不太多计较,很快,他文明沈阳。
他绝不透露自己以前的身世,也不曾说过自己是曾经的“御医”。人们愈发愈对他的身份好奇。
三、 无私捐献秘方
爱新觉罗·鹦烈·鹏的名声很快传到了北京,人们才知道,这个医术高湛的老爷爷,竟然是跟清代皇帝同姓的。
很多人慕名前来,有的是想亲眼看看皇室后代是长什么样子的,有的是生产医药的厂家,他们想从爱新觉罗·鹦烈·鹏口中得到“皇室”秘方,这样就可以捞一笔了。他不为所动,此时,他知道“秘方”最应该放在哪里。
他向国家捐献了“追风液”秘方,这个秘方,可以有效治疗风湿。
当今西医传入,人类的医疗发展有了突破,但是仍然发展不全面,需要中医的介入。
外国人是不信任中医的,他们认为,中医太过玄幻,没有精确的数据,存在极大的不准确性。
爱新觉罗·鹦烈·鹏为国家无偿捐献的“追风液”,造福社会,也为我国的中医发展助力。皇室的秘方是不可传的,他能坦诚公布于世,这种精神值得称赞。
结语:
爱新觉罗·鹦烈·鹏从接触中医那一刻起,从未放弃结合自己行医的经验,细心研究自己药方,取长补短。
最值得人敬佩的,是他无偿将秘方上交国家,药厂给他一笔丰厚的报酬,他分文都不要。
从高贵的爱新觉罗家族,到阶下囚,到一介草民,这种身份变化相信很多人都不能够接受,可以说是相当坎坷的。
他没有半点怨恨,致力于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时至今日,期颐之年的他,仍旧健在,曾经服务过的溥仪,早已不在人世。直面惨淡的人生,对命运丝毫不抱怨,奉献社会,奉献国家,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