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芦对于癫痫有作用吗?
展开全部
漏芦(学名:Stemmacanthauniflora (L. ) Dittrich),别名:野兰、鬼油麻,狼头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厚。根直伸茎直立,不分枝,灰白色,被棉毛。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全形椭圆形,长叶柄。头状花序单生茎顶,花序梗粗壮,裸露或有少数钻形小叶。总苞半球形,全部苞片顶端有膜质附属物,浅褐色。全部小花两性,管状,花冠紫红色,长3.1厘米,瘦果3-4棱,楔状,长4毫米,宽2.5毫米。冠毛褐色,毛刚毛糙毛状。花果期4-9月。
广泛分布在中国东北、西北、华中等地区。生于山坡丘陵地、松林下或桦木林下、海拔390-2700米。根及根状茎入药,有清热、解毒、排脓、消肿和通乳的功效。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肿、下乳汁。临床用名漏芦。
中医古籍相关论述
《本草纲目》:漏芦下乳汁,消热毒,排脓止血,生肌杀虫。故东垣以为手足阳明药。而古方治痈疽发背,以漏芦汤为首称也。庞安常治痈疽及预解时行痘疹热,用漏芦叶,云无则以山栀代之。亦取其寒能胜热,盖不知其入阳明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