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师肾着汤标准配方

深师肾燥汤标准配方为甘草20克,干姜15克,茯苓20克,苍术20克,桂枝15克,威灵仙20克,附子10克,细辛10克。

一、深师肾着汤简介

深师肾着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巴戟天、肉苁蓉、熟地黄、山药、茯苓、杜仲、当归、川牛膝等,具有补肾、益精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等病症。

二、深师肾着汤适宜人群

肾阴虚的人,长期吃温肾助阳的药,一时可能有效,最终会出现副作用,等于火上浇油,于病无益。肾阴虚的人才需要滋阴补肾。所以以上滋阴补肾养生汤只适合肾阴虚的人食用,肾阳虚者最好不要食用。

中医认为凡阴虚体质者,宜多吃些清补类食物,宜食甘凉滋润、生津养阴的食品,宜吃新鲜蔬果或纤维素及维生素较高的食物,宜吃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品。阴虚体质宜食滋阴养液润燥类食品。

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忌吃温热香燥食品,忌吃煎炸炒爆的物品,忌吃性热上火食物,忌吃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的食物。

中医起源的重要要点

一、《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重要经典之一,被认为是中医发展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这本经典据传是黄帝与他的内世子孙之间的对话,记载了诸多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如阴阳五行学说、经络理论、针灸、草药等。

二、望、闻、问、切四诊法

中医采用观察、听闻、询问和脉诊等方法来诊断疾病。这种四诊法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强调对患者整体状况的综合观察和判断。

三、经验积累和传承

中医的发展是通过世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传承实践而来。中医医生通过反复尝试和总结,逐渐发现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将其传世。

四、道家和医学的融合

中医的起源与道家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中国的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倡顺应自然和天地之道。这种思想观念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将人体视为一个与宇宙和天地相互关联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