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寒潮时有什么措施 寒潮来临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现在各个地方都开始降温了,寒潮也逐渐入侵,当我们面对寒潮时有什么措施?寒潮来临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寒潮的防御措施

 1、寒潮来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衣服要穿厚一些,保证身体热量不会轻易流失,这样就不容易冻伤、生病。同时,外出的时候,最好给自己戴上帽子、围巾、手套。其实,手部、颈部、头部也是人体热量散失的主要部位,所以寒潮来袭时要注意这些部位的保暖工作,避免这些部位冻伤。

 2、寒潮来临的时候,人们为了保证室内的温度,就将所有门窗都关闭,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空气不流通,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反而容易生病,应该适当关闭门窗,要保证空气顺畅的流通。同时,要保证充分的运动量,不要因为天气原因改变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最好的应对措施。

 3、寒潮来临的时候,雨雪天气要注意道路湿滑、积雪结冰和低能见度天气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车辆行驶要保持安全车距,合理使用灯光,行人外出注意防滑。

 4、寒潮来临的时候,对于门窗、棚架、临时搭建物等建筑物要做好固定工作,安置好容易受寒潮影响的室外物品,避免造成物品的损伤。

寒潮有什么表现

 在西北沙漠和黄土高原,表现为大风少雪,极易引发沙尘暴天气;在内蒙古草原则为大风、吹雪和低温天气;在华北、黄淮地区,寒潮袭来常常风雪交加;在东北表现为更猛烈的大风、大雪,降雪量为全国之冠;在江南常伴随着寒风苦雨。

 在寒潮地面高压的前缘都有一条强度较强的冷锋作为寒潮的前锋,它随高度向冷空气一侧倾斜,在高空等压面上对应有很强的锋区,锋区结构上宽下窄在300hPa及以下各等压面上均有明显的冷槽和锋区。

 

 官方解读此次寒潮天气有哪些特点

 成因——西伯利亚冷空气组团南下

 前期,乌拉尔山地区存在一高压脊伸向极地附近,脊前的西北气流引导极地冷空气南下,并在西伯利亚地区积聚。随着乌拉尔山高压脊以东的低槽东移,冷空气也不断东移南下,形成了这次影响我国的寒潮过程。

 方翀说,冷空气在东移南下过程中,一方面,直接南下与南方地区的暖湿空气交汇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低槽不断加深并在槽前底层形成锋面气旋,在气旋前部不断有暖湿空气输送至东北地区,冷暖空气在东北地区交汇,将形成暴雪。

 特点——影响范围大、冷空气移速快、天气系统复杂

 中央气象台在11月21日发布的寒潮蓝色预警显示,21日至23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将有4级到6级偏北风,阵风7~9级,气温下降6℃到10℃,其中,黄淮东部、江淮、江南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局地14℃以上。

 对此,方翀指出,这次寒潮过程影响范围大,冷空气移动速度快,天气系统也更加复杂。

 冷空气东移南下后,将迅速横扫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和降水过程。其中,南方降温幅度略高于北方。这主要是因为南方前期气温较常年略偏高,降温幅度相对大一些。

 此次寒潮移动速度较快,21日早晨寒潮前部还处于华北北部,到夜间就会影响到华南。方翀说,寒潮移速快主要跟天气形势有关。这次过程中,冷空气移动速度比上一次寒潮快,这跟中低层引导气流的强大“推力”有很大关系。

 此外,寒潮影响下的天气系统也相对复杂。比如,东北地区有暴雪、大暴雪,甚至局地特大暴雪;南方地区有小到中雨;华北北部可能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可以说,天气舞台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

 两次寒潮对比——缺乏水汽,这次华北地区没有明显降雪

 华北地区的网友大多对11月初寒潮过程带来的降雪印象深刻,而这次为何华北地区没有明显降雪?

 方翀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上次寒潮过程中,从蒙古国延伸至我国的低槽槽底比这次更偏南,低槽底部和前部的西南气流会携带暖湿空气,并输送到华北地区,形成降雪。此外,在上次过程中,东海附近有一个热带系统,其北侧的东风和东南风持续输送水汽到华北地区,这也是降雪形成的有利因素。

 而这次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水汽被输送到华北地区,即使温度已经降到很低,也没有明显的降雪。

寒潮的坏处

 

 1、大风

 寒潮来临时一般出现大风天气,多半发生在我国的北部以及东北部,一般是在5级以上。寒潮大风天气出现后,将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引发感冒,并且还会吹倒身边的建筑物,所以为了安全期间,大风天气不建议在外面活动。

 2、雪灾

 寒潮会带来下雪天气,如果雪下的比较大,道路会受阻,然后电线杆也有可能会被压断,这样就会造成断电。所以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应对大雪天气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

 3、冻害

 寒潮会使得气温变得很低,低温严重会给植物造成冻害,严重直接导致其死亡,所以对于气温骤降一定要做好防范工作,这样才能够抵御寒潮造成的冻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