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补名方都有哪些?这些方子都有着什么作用

桂附八味丸肉桂、附子、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原方是崔氏袭千金方肾气丸法,易金匮肾气丸之桂枝为肉桂,故又称为八味地黄丸。原方治命门火衰而肾虚,或小便秘涩、或胞转溺阻、或夜多漩溺、或脚气入腹、少腹不仁、上气喘急、呕吐自汗、耳聩虚鸣。

李政育喜用之加减,以治疗骨折、骨伤的患者服用之后,能令病者的断骨加速愈合,所以尝见李氏之骨折病者,虽然骨折相当严重,却每每在一至两星期间,断骨即能愈合,并能拆去绷带纱布和挟板,作适当的锻练运动,其疗效常比其他的治疗方式为快,可见温补之术,在临床上的功用是相当优异,又八味丸对虚弱性的眼疾,亦有相当优异的治疗效果。

医案

曾教授,台北国立大学音乐系的钢琴教授,是一位年约六十岁的妇人。

由于多年前患有糖尿病,一直服用西药治疗,有一次于生气之后,眼中视物有一大片黑花。

给眼科医生检查后,发现是糖尿病及高血压所引致的视网膜脱落,经治疗两年无效,眼前的黑花一大片,睡卧之时可觉察其移动,日间上课之时,由于视力衰退及模糊,致大受其影响,于六十八年间,在台北经友人介绍代为诊治,以桂附地黄汤加细辛、益母草、蝉蜕、菊花、附子(以上均为浓缩药粉),治疗两个月后,笔者在香港收到她的消息,谓眼前黑花已由一大片而缩成针眼般细小,视力亦比前增加,已经能够阅读报纸了。

(2) 右归丸(张景岳方)

熟地、山茱萸、枸杞、鹿角胶、兔丝子、杜仲、当归、附子、肉桂。

原方用以治疗元阳不足,或先天禀衰,或劳伤过度,以致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脾胃虚寒,饮食少进,或呕恶膨胀,或反胃嗝塞,或怯寒畏冷,或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泻痢频作,或小水自遗,虚淋寒疝,或以寒侵溪谷,而为肢节痹痛,或以寒在下焦,而为水邪浮肿。

总之真阳不足者,必神疲气怯,或心跳不宁,或四肢不收,或眼见邪魔,或阳衰无子等症,俱速宜益火之源,以培右肾之元阳。 (类经图翼 真阴论)

右归丸之创方,是根据八味丸而演变出来,其中之温补性药物,则比八味丸为多。所以两者之功效相似,而右归丸之效力则更佳,李政育喜欢用来治疗经常晚睡致病的患者,他认为晚睡之人,多患阳虚之症,所以亦有用作调补之用,谓服后可以令受伤的关节,于复原后可免再发生酸痛之苦,笔者应用之时,亦发现其效果相当优异,极之适合那些虚寒症状的患者,以作调理之用。

四 医案介绍

乳癌转移症 (李政育医案)

张太太 年龄三十三岁

疾病史:

民国六十八年四月间,病者已经发现左 *** 上,有一个肿瘤,检查后证明是良性肿瘤,因此并没有接受进一步的治疗。但在民国七十年二月间,突然觉得腰疼非常,辗转不得,因此急送台大医院治疗,经过检查后,发现有子宫肿瘤,甲状腺肿大,并且在核子扫描时,发现有两处癌细胞转移之骨折,另外尚有怀孕报告,所以在四月十日,先接受了切除左乳的手术。

手术后腰疼仍然不止,并且不能翻身转侧,非常痛苦。但又不能接受物理治疗,(稍一牵动则痛苦异常)采用过一次化学治疗,但反应不良,身体不能适用,故后来又停止了化学疗法,最后请李政育医师到医院的病房中诊治。

四月十八日初诊

见其口干异常,晚上犹甚多尿,(手术以前从不喜欢喝水)三日才大便一次,血压为100/50水银柱,所以断为阳虚之症处方:

熟地、山茱萸、枸杞、兔丝子、补骨脂、鹿茸、淮山、杜仲、肉桂、附子、干姜、党参、当归、牛膝、茯苓

先用温补之方,至四月二十日时加入了生地,二十二日三诊时,口已不喝,但腰间仍痛,食欲不振,故前方再加入苍术和神?,希望改善其食欲。

五月八日四诊

病者在五月初,曾经受了人工流产后,身体更加衰弱,并且发现有输血反应,(血液交叉试验有沈积反应)因此不能再接受输血,情况非常危险,李医师认为此乃血热的反应,故将温补之方,再转为滋阴之药方,调理改用四物汤加六味地黄汤加杜仲、地骨皮以治疗。

服用后效果渐见,胃口在五月十四日见开好转,但头晕的症状却出现,而自五月十四日以后,再将前方加入天麻、党参、木香、附子、鹿茸将滋阴之剂,再转成温补之法,而病者因症状改善而出院,在家中调理。

五月十九日腰已经不痛,可以起床走动,

六月五日曾出现左胸肋骨倍疼痛,但只将前方加入山查、龙眼肉、神?

六月十六日己经能够下楼洗澡,但不能久坐,否则腰会疼胃口甚佳。

六月十九日己经能够自行来诊所接受门诊,腰痛减,而两肩胛间疼痛。

病人最后虽然仍会腰痛,及有时在肩胛间出现疼痛,但食欲和精神均完全恢复,而各种日常生活上的活动,均可以应付,所以本病亦大致上,可当作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