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第一次上小学有吃什么是习俗

是潮汕地区的风俗。

昔时,潮汕小孩入学读书叫“开书”,潮汕各地流行着一些有趣的入学习俗。小孩入学第一天,潮汕各地早餐食俗有所异同。小孩入学的第一天,父母要给孩子煮几道菜:猪肝炒芹菜,豆干炒大葱,煮“龙舌”鱼,一对红色鸡蛋等。

取其潮音“肝”与“官”,“芹”与“勤”谐音,寓意勤奋上进,今后能做官;“葱”与“聪”谐音,寓意聪明,读书开窍;而“鳞”与“龙”谐音。以示小孩将来能跳龙门,出人头地;一对红鸡蛋意味着连中双元,圆满成功。

开书礼在民国时期逐步废除。民国前,女孩一般不入塾读书,入民国后,女孩子虽进校读书,但不行开书礼。如今,学校不设孔子灵位,市面也淘汰了红木屐,但小孩开书,家长们仍喜欢让小孩穿新鞋,吃下猪肝炒芹菜等几道菜,带着小孩去上学。

扩展资料

在潮汕旧俗中,外公外婆要给刚入学的外孙买新书包、煮红鸡蛋,那是预祝晚辈成为“聪明蛋”,读书进步。妈所做的菜正是潮俗中的三道菜,寓意颇为有趣——在潮语中,“肝”、“干”与“官”,“芹”与“勤”,“葱”与“聪”,“鳞”与“龙”谐音,寓意聪明伶俐,勤奋上进,来日做官,成龙成凤;

而一对红鸡蛋则寓意连中双元,圆满成功。此外,在旧时代,“开书礼”的“重头戏”是“拜孔入学”。开学第一天,家长带着孩子到学堂里,在孔子神位前摆上糖葱一盒、青葱一束、红蛋一双、麒麟帖(写上祷祝词及学生姓名)一份以及笔墨文具,教孩子焚香拜孔子,请求“至圣先师”将其收为弟子。至此,孩子就算进了“孔子门”。

来到教室门口,向老师鞠躬;进入教室里,把糖葱分送给同学们,表示进了孔子门的孩子要尊敬老师,团结同窗。“开书礼”在民国时期逐步废除。解放后,随着孔孟之道被逐出了课本、学校和人们的视线,许多人读完小学还不知道孔子是谁。

“开书礼”寄托着为人父母的殷切期望,其繁琐甚至迷信实不可取,但其中尊师重教、勉励勤奋的成分却十分宝贵。众所周知,凡是对子女上学郑重其事,对教师敬重有加的地方,历朝历代都贤人辈出。

南方网-潮汕旧俗“开书礼”

百度百科-潮汕小孩读书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