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坑娃!喂宝宝蝌蚪“下火”,这怎么下咽?

宝宝出现各种“上火”难题,什么眼屎多啊,便秘,小便黄……

碰上这种情况,老人总会说:这孩子一定是“上火”了,该给孩子“败火”。

然后嘱咐多喝点水喝绿豆汤,吃点西瓜、梨“降火气”,甚至还找来各种“降火气”的偏方给娃试。

来看看,那些奇葩的“下火”偏方吧!

坑娃二

给娃喂活蝌蚪下火

喂蝌蚪,正常人听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但现实中就真有家长这么给孩子“下火”强身健体的。

视频中我们看到,一只大白瓷碗里游着一些小蝌蚪,孩子的照料人哄孩子说是小鱼,然后把蝌蚪一口一口喂进他的嘴里。

天呐,看傻眼了吧!原本以为这只是个例,但竟然有一大片网友反映自己小时候也喝过蝌蚪。

是什么给了你们吃蝌蚪的勇气?

要知道,有一种寄生虫特别可怕,叫 裂头蚴 ,在青蛙身上很常见,蝌蚪中可能也会有。它被吃进去后会随着血液流到各处,皮肤出现肿块,寄生在身体器官(甚至大脑中),严重的话会出现抽搐、癫痫等症状。

你小时候吃过蝌蚪没什么事,不代表这事儿不危险。除了裂头蚴,蝌蚪里还有很多寄生虫、有害微生物,对孩子产生的危害是你不能承受的。

坑娃二

喝腌制三年冬瓜水

为了给三个娃去去火,妈妈给孩子们喂珍藏了三年多的“下火神水”——冬瓜水,结果都出现口唇青紫、全身发蓝、恶心症状,全部被送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三个可怜的娃都中毒,罪魁祸首就是亚硝酸盐。蔬菜在存放的过程中,亚硝酸盐会越来越多,并且放得越久越可怕。

看到这里,是不是想骂人的心都有了,真是坑娃第一!

咱们这些最亲的亲人啊,“妙招”轮番上阵,还真是壮观!无论春夏秋冬,常见的头疼脑热,统统可以用这些“妙招”解决。

那么,所谓宝宝的上火,是指什么呢?

一般指的是嘴角溃烂、眼屎多、口腔溃疡、小便发黄等症状。

而这些症状,很可能是各种疾病(如: 口腔粘膜疾病、眼部疾病、消化道或者是泌尿道疾病 )的临床表现,大家可以分清楚。

症状

七大症状背后的原因

提到“上火的症状”,可就多了去了,说一天一夜可能都说不完。

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列7种典型的症状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引起了“上火”。

01宝宝口舌生疮

我们常说的口舌生疮,其实就是口腔溃疡和口唇疱疹的统称。

宝宝之所以得口腔溃疡,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比如:

1.吃了某种过敏的食物导致;

2.因外界环境刺激(烫伤)导致;

3.病毒感染(患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鹅口疮)导致;

4.自身患有免疫性疾病;

5.服用某些药物导致。

如果宝宝只是轻度口腔溃疡,一般 7-14 天就可以自愈,期间给宝宝多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就好;但如果是中重度口腔溃疡,宝宝特别难受的情况下,则建议就医。

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宝宝患上的是口唇疱疹,一旦确诊,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它和口腔溃疡不同,单纯靠勤漱口、多喝水解决不了问题。

02宝宝食欲不振

宝宝食欲不振,和消化系统有关。

大人要善于观察宝宝最近是不是食物摄入过多/食物难消化导致的消化不良。

一般来说,只要注重宝宝的饮食习惯,避免给宝宝吃不卫生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宝宝的消化不良其实是可以自行缓解的。

如果宝宝实在难以忍受,还伴有腹泻,则需要及时就医,查看是否出现细菌/病毒感染。

03宝宝老要喝水/小便发黄

宝宝老要喝水/小便发黄,与其总想着上火,不如思考一下:宝宝是不是真的缺水/缺奶了?

1.当 0-6 个月的宝宝出现小便黄/频率少,必要时应增加他们的奶量和喝奶频率。由于母乳中已经含有近 90% 的水分了,因此就不需要再额外补水了;

2.对于 6-12 个月的宝宝,可以在保证每天 600-800ml 奶量+辅食的基础上,再额外补充水分。

一般情况下,按照以上的标准给宝宝喝水,宝宝小便黄/频率少的情况便能有所缓解(服用特殊药物除外)。

但如果持续观察一段时间内后,宝宝靠喝水未能缓解症状,且宝宝尿色持续变深,同时伴有皮肤、眼睛发黄等症状,则需要及时带娃就医,排除肝胆疾病或泌尿道疾病的可能。

04宝宝眼屎增多

眼部分泌物(眼屎)增多的原因有很多。

如果是偶尔某一两次的眼屎增多,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异物进入、化学物理刺激(比如香水、化妆品、冷热干燥、风吹、压迫等)、过敏反应、食用了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都有可能引起眼泪和分泌物增多,溢出眼睛,干燥后形成眼屎。

如果眼屎突然明显增多或长时间反复,在婴幼儿中常见是由三类疾病导致的:结膜炎、鼻泪管阻塞和倒睫。

1. 结膜炎

如果患上结膜炎,不论宝宝还是成人,都会出现眼屎泛滥的症状,同时一般还有眼白发红。

治疗结膜炎引起的眼屎增多,应由小儿眼科医生评估后指导治疗,勿随意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2. 鼻泪管阻塞

这种情况在六个月之前的宝宝身上比较多见。

鼻泪管阻塞的宝宝泪水无法正常经鼻泪管排走,潴留在泪囊内,并向眼睛外溢出,形成持续流泪和眼分泌物。

假如确诊是鼻泪管阻塞,6 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进行泪囊区按摩,合并感染有红肿时可用抗生素滴眼,大多泪道阻塞会随着宝宝长大而逐渐开放。

如果宝宝 6 7 个月后还没好转,就需要再次就诊评估了,必要时可实施泪道探通术。

3. 倒睫

倒睫是指睫毛不是向外向上生长,而是向下向后生长,会刺激到角膜和结膜,导致眼泪和眼部分泌物增多。

具体治疗方法,需医生根据倒睫的数量、位置进行评估。

05宝宝小脸通红

宝宝小脸蛋容易红扑扑的,有可能是宝宝皮肤出了问题。

要知道,宝宝皮肤角质层本身要比大人薄的多,再加上有时候天冷或者天气干燥,水分流失的快,宝宝脸上很容易出现一些红血丝,更严重者会出现湿疹等皮肤问题。

为避免宝宝的小脸出现「高原红」,现在月姐给出几个小建议:

1.每天给宝宝脸上抹一层润肤霜,保持皮肤湿润;

2.室内最好也装个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

3.洗澡水温控制在 39 摄氏度以内。

06宝宝好几天不排便

宝宝好几天不排便,很可能是因食物不耐受、饮食不均衡、喝水过少、或是运动量不够导致,当然,也不排除宝宝出现攒肚的可能,不妨先试着改善下宝宝的饮食及生活方式:

1.如果是食物不耐受,家长应停止让宝宝吃某种食物/奶粉。

2.如果是饮食不均衡,家长可以给宝宝摄入些膳食纤维高的食物。

3.喝水少可以及时补充水分,运动量不够可以多带宝宝出门。

4.如果是小婴儿不方便出门,就给宝宝做抚触操、排气操。

做到了以上几点,要是宝宝持续几天仍不见好转,可在遵医嘱的情况下,给做小儿推拿或者用点开塞露+乳果糖缓解症状。

07宝宝流鼻血

宝宝之所以流鼻血,主要与天气和空气有关、宝宝鼻腔毛细血管脆弱,或是宝宝不时抠鼻子有关,与上火关系不大。

不仅如此,如果宝宝正在服用某些特殊药物,或是因一些特殊疾病( 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也可能会鼻出血。

为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哦:

1.在空气干燥(特别是有空调)的室内,不妨给家里放个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

2.定期给宝宝剪指甲,防止他们划伤自己;

3.如果发现宝宝鼻出血量非常大,应尽快带娃就医。

总而言之,当发现宝宝不舒服了,绝对不盲目“降火”。而是要对症下药,从根源上寻找问题。

月姐有话说:

姐妹们,要知道,所谓的“上火”症状背后,一定有大人需要警惕的地方,只有随时观察,多加护理,必要时带娃及时就医,才是预防宝宝生病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