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脐疝的治疗方法

脐疝就是肚脐眼突出,是一种宝宝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缺陷,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凡能做到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打喷嚏、哭闹等)都能诱发脐疝,使脐部向外突出,呈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当宝宝安静或仰卧时肿块消失,当腹腔压力增高时肿块又出现,腹腔内压力愈高肿块愈紧张。

自愈

患脐疝的宝宝一般并无痛苦,不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只有极少患病宝宝可发生肠嵌顿。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腹部肌肉逐渐发育,脐疝可逐渐狭窄闭合,一般在1岁-2岁内能自愈,有的到3岁-4岁时仍还有自愈的可能。

粘膏法治疗

2岁以上小脐疝(直径小于2厘米)可请医生试用粘膏法保守治疗3个月-6个月。粘帖胶布每一周-二周更换一次,粘帖时要防止贴胶布处发生皮炎,妈妈绝不可以在家自己乱贴,若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脐疝孔较大,则需用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若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脐疝孔较大,则需用手术治疗。

停止使用

如发生胶布过敏,要停止使用,更换透气好的透明胶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