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溃疡性口炎偏方能不能治疗?
溃疡性口炎是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或大肠杆菌等感染引起的口腔炎症。多见于婴幼儿,常发生于急、慢性感染。长期腹泻等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易感,口腔不洁更利于细菌繁殖而致病。
临床表现 口腔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唇内、舌及颊粘膜等处,可蔓延到唇和咽喉部。初起粘膜充血、水肿、可有疱疹,后发生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创面覆盖较厚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的灰白色或黄色假膜,边界清楚,易于擦去,擦后遗留溢血的糜烂面,不久又重新出现假膜。局部疼痛,淋巴结肿大。拒食、烦躁、发热39℃~40℃。外周血象中白细胞常增高,创面渗出液涂片染色可见大量细菌。全身症状轻者约一周左右体温恢复正常,溃疡逐渐痊愈;重者可出现脱水和酸中毒。
方一导赤散来源《小儿药证直诀》组成生地黄15克,竹叶15克,甘草梢6克,泽泻12克,黄连10克,黄芩12克,金银花15克,桔梗12克,薄荷6克(后下)
功用清热解毒,泻火除腐。
主治溃疡性口炎。
方解黄连、黄芩泻火解毒,竹叶、甘草梢引火下移,金银花、桔梗、薄荷清热解毒利咽,生地滋阴。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泻火除腐之功。
用法水煎服。
方二冬青叶来源民间。
组成冬青叶功用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溃疡性口炎。
方解冬青叶苦涩、寒。入肺、肝经。具有生肌敛疮、清肺止咳、燥湿止痢、收敛止血的作用。
用法将新鲜冬青叶洗净,放在口内嚼烂,吐出口水,把药渣敷在溃疡处,半小时后吐出。每次用冬青叶1片(重症用2片),每天敷3次,3~4天为一疗程。如复发,可重复使用此法。
注意事项如果孩子太小,大人可以帮助嚼碎,把碎末敷在孩子的口腔溃疡处。
方三红青黄白散来源赵广兰。开卷有益,2001,(11):35。
组成红枣20枚,青黛、黄连、黄柏、白矾、松香各10克,冰片3克功用清热降火,解毒消肿,生肌止痛,祛瘀散结,收敛防腐。
主治溃疡性口炎。
方解因小儿过食肥甘厚味,致心脾蕴热,熏蒸口舌,或复感邪毒,瘀阻气血,腐蚀肌膜,易患本病。本散有清热降火,解毒消肿,生肌止痛,祛瘀散结,收敛防腐之功效。局部外用易于口腔溃疡面的粘着和吸收。
用法先将红枣去核,再把白矾、松香填入红枣内,用铁丝把红枣串上,置文火内烤焦后加入黄连、黄柏、青黛、冰片,共研极细末,贮于瓶中备用。使用时以棉签蘸药面均匀地涂于溃疡面局部,以能覆盖溃疡面为宜,每日3~5次。
疗效赵广兰应用红青黄白散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百余例,屡用屡验,一般用药2~3天即可痊愈。
方四溃疡散来源民间。
组成茄子100克,地龙25克,猪头骨30克,侧柏叶20克,灯芯草15克,冰片10克功用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溃疡性口炎。
用法采经霜打后的茄子(个小者为佳品)切片晒干或烘干,研细;地龙、侧柏叶焙黄研末;猪头骨放炉灶内煅透,灯芯草直接用火烧成炭后共研细末;再取冰片用乳钵研细,加入诸药混匀同研为细末后,过筛装瓶备用。遇口腔溃疡者可直接取药粉涂撒溃疡面。
疗效一般经上药治疗5~6天可愈。
按茄子清热凉血,灯芯草、冰片可清热解毒,地龙活血,可改善创面的微循环;侧柏叶凉血,可抑制多种细菌,猪头骨为血肉有情之品以滋补生肌。
方五吴茱萸细辛膏来源民间。
组成吴茱萸、细辛功用引火归原。
主治溃疡性口炎反复发作者。
方解虚火上炎导致的口疮反复发作,取吴茱萸、细辛贴于双足涌泉穴以引火归原。
用法取吴茱萸、细辛各等份研末,调成软膏,装瓶备用。每晚临睡前洗净双脚,擦干,取药膏如蚕豆大置伤湿止痛膏中心,贴于双足涌泉穴,每天换药1次,一般用药4~5天有显效。
方六黄瓜霜来源民间。
组成老黄瓜、芒硝、金银花、甘草功用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溃疡性口炎。
用法老黄瓜1条,切去一小段,掏尽黄瓜子后,装入芒硝,再将切下的一小段盖上,悬挂在阴凉通风处,5天以后,可见黄瓜表面附着一层霜,每天用毛笔将黄瓜霜扫下来,装入瓶中。用时先将口腔溃疡面用金银花与甘草煎成的汤洗净,然后将黄瓜霜撒于患处,每天3~4次。
方七生地大青叶汤来源民间。
组成生地、大青叶各6克,生石膏、花粉各9克,粳米30克,白糖适量功用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主治虚火上炎所致的小儿溃疡性口腔炎。
用法将前4味煎汤,去渣后入粳米、白糖煮粥,日1剂,连续服食3~4剂。
按生地、石膏、花粉清热养阴生津,大青叶清热解毒,故主要治疗虚火上炎所致的小儿性口腔炎。
方八冰糖来源民间。
组成冰糖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口炎。
用法将冰糖碾碎,含在口中,一天含4~5次。
方九灶心土竹叶饮来源民间。
组成灶心土、竹叶等量功用清热泻火除烦。
主治心脾阴液不足,虚火妄动上炎口舌所致口腔溃烂。
用法将灶心土煎水澄清,清液煎竹叶,取汁,代茶饮。
按灶心土健脾,竹叶清心除烦,导心火从小便而出,故本方主要用于心脾阴液不足,虚火妄动上炎口舌的口腔溃烂。
方十茶叶来源民间。
组成新采摘茶叶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溃疡性口炎。
用法取新采摘茶叶(地面最老的叶子),1次50克水煎外用。用法:以煎液漱口,每日3次,每日1剂。连漱3~4天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