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有什么药用价值?
中医中蚯蚓称为地龙,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67种动物药中就有蚯蚓。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
主要用于:高热惊痫,痉挛抽搐;痹症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及中风后半身不遂;咳嗽气喘;热结膀胱,小便不利等证。内服又可用治高血压,外用可治腮腺炎、慢性下肢溃疡。
扩展资料药材性状
1、广地龙干燥全体,呈长条薄片状,头端及尾端仍保持原来形状。全体弯曲不直,体前稍尖,中央有口,尾端钝圆,体背色棕红或灰红,腹部色较淡,前端有一环带,色浅,习称白颈。体壁较厚。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腥,味微咸。
以条大、肥壮、不碎、无泥者为佳。主产广东、广西等地。
2、土地龙干燥全体呈弯曲的圆柱形,体完整,口位于较尖的一端,肛门开口于钝圆的一端,环带多不显明,体表灰棕色,常附有泥土。质轻跪,易折断,折断后,中间充满泥土。气腥,味微咸。
以条大、不碎者为佳。主产河南、山东、江苏、福建、安徽等地。
百度百科-蚯蚓
人民网-中医专家解读《女医明妃传》药方
人民网-《女医明妃传》药方有那么神吗